星期五, 21 11 月

財經

觀美選操盤?國際賭盤押寶特朗普 分析:他若勝選,美股行情恐短多長空
財經

觀美選操盤?國際賭盤押寶特朗普 分析:他若勝選,美股行情恐短多長空

  資料照片:美國國旗飄揚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側門上。(2023年7月18日) 台北 —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計時,全球股市屏息以待。儘管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和民主黨候選人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目前選情仍呈五五波膠著,但博彩數據中押注特朗普勝率攀升,疊加其減稅等市場友好政策,分析師認為若特朗普勝選,美股短期可能迎來一波慶祝行情。然而,從長期來看,市場對他的政策效果持保留態度;相反,若哈里斯當選,美股或將短空長多。分析師指出,美選對全球市場也存在溢出效應,尤其兩位候選人對華強硬立場接近一致,令中國股市前景備受考驗。 對多數股市投資人而言,選後十之八九有慶祝行情,美股可能也不例外。然而,台灣科技股投資者趙玲(化名)對美國之音表示, 下周美股「很難說一定會上漲」,因為身處台灣的她擔心,今年美國「大選對未來增加很多地緣政治的風險。」 相較於哈里斯,各界普遍預期,特朗普牽動的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偏多,因為他的主政風格和政策具有較高的不可預測性。 目前,勝負尚難預料,但在國際博彩平台Polymarket和Predictit上,特朗普勝率已接近六成,反映出市場對其選情的看漲預期。儘管選舉結果仍存不確定性,但歷史數據顯示,美股在選舉後的1-3個月通常有2-6%的漲幅,今年美股會否延續這一趨勢?各方正拭目以待。 美股利多將持續至明年初 位於台北的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Peter Kurz)說,美股選後不是小漲、就是大漲,他短期是樂觀的,但他長期看法保留,尤其若特朗普當選,美股恐短多長空。 谷月涵告訴美國之音:「如果特朗普當選的話,短期的影響會比較正面,長期的負面,因為他主張降(企業所得)稅率,這對股票市場的影響當然是正面,不過,長期來看,(他主政下的)美國政府預算的逆差會增加,這會造成之後的通貨膨脹、還有利率上漲的問題,所以...
華為前三季度利潤下滑 產品內出現台積電晶元成焦點
財經

華為前三季度利潤下滑 產品內出現台積電晶元成焦點

2024年9月10日,人們走過北京華為旗艦店。 華為周四(31日)公布前三季營收雖成長近3成,但是利潤卻下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表示,華為還在掙扎中。日前爆出台灣的台積電晶元出現在受制裁的華為產品中,引起美國國會議員關切。 華為三摺疊機黃牛價雪崩、新車價格戰巨額虧損 中國陷通縮惡性循環? 第一財經報道,華為前三季營收同比增長28.3%,凈利潤下降13.8%。雖然華為並未在季報中公布各個板塊的業績,但從市場調研機構公布的情況來看,手機終端、汽車業務以及依託於升騰底座的計算體系成為支撐華為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回暖的關鍵。 任正非在最近一次講話表示,「到今天,也還不能說我們就能活下來。中國99%的公司是可以與美國合作,他們沒有受到制裁,他們的晶元算力比我們的高,他們能買到的東西比我們好。在這樣的條件下,未來幾年我們能不能為生存活下去?不要看我們今天和大家歡聚一堂,以為我們有偉大的夢想,不是,我們還在掙扎中。」 華為受制裁 晶元成本高侵蝕利潤 東吳企管系兼任講師、科技專欄作家林修民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從公開資料中發現華為消費性和車用產品營收大幅增加,尤其是5G智慧型手機系列,去年推出的Mate Pro系列重返高階市場。然而,華為使用中芯7納米的晶元良率較低,成本甚至比同業如OPPO和小米使用的5納米等晶元高出許多。「營收看來大增,但付出更高昂的成本,實際利潤受到侵蝕並快...
「十萬億」經濟刺激下,習近平是在考慮改革嗎?
財經

「十萬億」經濟刺激下,習近平是在考慮改革嗎?

「十萬億」經濟刺激下,習近平是在考慮改革嗎? 在中國的經濟數據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媒體曝出中國正在考慮新一輪的提振經濟計劃,同時習近平在省部級領導幹部會議上大談「深化」改革,這背後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對中國經濟未來走勢有何影響? 距離2024年結束只有兩個月,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可能會在美國大選結束後考慮發行10萬億人民幣(約1.4萬億美元)債券來提振經濟。 與此同時,10月29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講話,講話中多次提出要「深化改革、」「推進改革」。 同時,被認為是「10萬億刺激計劃」觀點的提出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在一場公開論壇中解釋說:用刺激加改革的辦法,花錢建新制度,為中長期經濟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創造不可或缺的制度條件和政策環境。 這一系列舉動引發猜想:中國政策會在經濟壓力下再次轉向改革開放嗎? 特殊的開會時間點 據中國央視報道,在中國共產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或中央全會後,舉辦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是一種「加強思想理論武裝、推進決策部署落實」的重要方式。但是,此類專題研討班一般在每年年初舉行。此次研討班是中共十八大以來首次在當年第四季度舉行。 華盛頓Jamestown研究中心中國研究員林和立對自由亞洲分析說,這反映了習近平當前的承壓程度,「說明他必須要在第四個季度...
中國電商Temu因涉違法產品銷售被歐盟調查,罰金可達全球營業額的6%
財經

中國電商Temu因涉違法產品銷售被歐盟調查,罰金可達全球營業額的6%

  資料照:中國電商Temu的標識 歐盟科技監管機構周二(10月30日)表示,要對中國在線零售巨頭拼多多旗下的Temu展開調查,以確定這家廉價商品銷售平台是否違反了歐盟禁止銷售非法產品的相關規定。如果被認定有罪,Temu可能會面臨巨額罰款。 歐盟的調查還有一個重點,就是Temu服務所包含的讓用戶上癮的特殊設計,比如類似遊戲的獎勵計劃以及向用戶推薦購買產品的系統設計。 在泛歐消費者組織BEUC及其17個組織成員提出投訴後,歐盟委員會根據《數字服務法》(DSA)啟動了調查,該法要求Temu等大型在線平台採取更多措施處理其平台上的非法和有害內容。 Temu是中國電商巨頭拼多多的海外版,它在歐盟27個國家中擁有9200萬個用戶。 Temu在進入美國市場幾年後發展迅猛,據相關統計,2023年,Temu的購物應用軟體下載量高達1.2億次,排名全美第一。 歐盟科技監管部門還要對Temu是否遵守歐盟《數字服務法》允許研究人員使用其大數據的問題進行調查。 歐盟反壟斷和科技事務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希望確保Temu遵守《數字服務法》,特別是確保其平台上的產品符合歐盟標準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傷害。」 歐盟委員會近年來加大了對網路平台的監管力度,維護用戶權益和市場秩序。今年五月,歐盟委員會依據《數字服務發》將Temu列為「超級在線平台」,這意味著該平台在歐盟市場擁有超過4500萬活躍用戶,因此必須承擔更為嚴格的內容監管義務,特別是在打擊非法內容和假冒商品方面。 對於沒有遵守規定的平台,歐盟可依據這項法律對其採取罰款、限流等制裁措施。Temu如果違反數字服務法可能會面臨罰款,罰款金額最高會達到其全球營業額的6%。 對於那些屢次嚴重違規的公司,歐盟可以對其作出頂格...
路透社大型調查結果:美國經濟韌性超預期,明年世界經濟前景看好
財經

路透社大型調查結果:美國經濟韌性超預期,明年世界經濟前景看好

  紐約證券交易所外戴著一朵鮮花的無畏女孩塑像。(2024年10月23日) 路透社進行的一項大型專家調查發現,儘管國際地緣政治局勢動蕩,戰亂接連發生,但大多數經濟學家們對明年的全球經濟依然持樂觀態度。他們認為,在美國經濟強勁的帶動下和世界主要央行持續降息的支持下,世界經濟在2025年將繼續保持堅實增長。 不過,路透社說,競爭趨於白熾化的美國總統選舉下周進入高潮,美國選民將用選票決定選舉結果。一般認為,如果勢頭正旺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當選,他可能會重寫貿易規則,這將會給世界經濟增長前景帶來一些不確定性。 美國經濟的韌性增強了經濟學家們的信心,讓他們從今年年初就大幅度提升了今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參加路透社調查的經濟學家多達500人,調查是在9月30日至10月30日之間進行的。 由於通貨膨脹大幅回落,世界大多數主要央行目前都將價格壓力控制在一定的範圍,或者實現了它們各自設定的通脹目標。 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平均增長幅度為3.1%,大大高於一月調查得到的2.6%,也高於四月份的2.9%,與三個月前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 而明年,專家們認為,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大致可以達到3%。今年早些時候,人們普遍擔心,美國基礎利率達到最近幾十年的最高水平,這可能會給美國經濟帶來麻煩。但是,美國經濟韌性之強大大超出了經濟學家們和市場的預料。 英國國民西敏寺集團旗下的投資銀行國民西敏寺市場(NatWest Market)全球經濟部主任羅斯·沃克 (Ross Walker) 在談到明年經濟增長前景時表示,「我認為,美國(經濟)還會有突出的表現,當然還會好於歐元區和英國。」 在強勁消費支出的推動下,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今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長2.8%,今年全年增幅預計達到2.6%。2025年的增幅預計將達到1.9...
中國10月製造業PMI結束連5月萎縮 地方債息突破1萬億埋患
財經

中國10月製造業PMI結束連5月萎縮 地方債息突破1萬億埋患

中國10月官方製造業活動指標出現反彈,結束了連續5個月的萎縮。 中國官方周四(31日)公布10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1%,這是自4月以來首次進入50%以上的擴張區間。在市場高度期待人大常委會11月初公布財政刺激措施的同時,地方債息首次突破1萬億人民幣成拖累財政一大隱憂。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0月份PMI為50.1%,比前一個月上升0.3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型企業PMI分別為51.5%和49.4%,比上月上升0.9和0.2個百分點;然而,小型企業PMI為47.5%,月減1.0個百分點。 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及中國大陸研究所兼職教授陳松興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由於中國政府將資源主要分配給國企和央企,造成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經營困難。相形之下,儘管國企和央企生產效率較低、獲利能力不強,但是政府仍優先支持它們以穩定經濟數據。 「中國目前面臨經濟信心危機,中國政府必須在數據上力求正面數據,以免進一步加深民眾對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因此,政府對國企的數據調整空間相對較大,」他說。 這次的數據中,新訂單指數位於臨界點的50.0%,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官方稱,「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總體水平與上月基本持平。」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10月份官方製造業活動指標出現反彈,結束了連續5個月的萎縮,表明在中國政府努力重振經濟之際,中國經濟迎來初...
中國鋼鐵廠投資辛巴威,經濟福祉還是環境噩夢?
財經

中國鋼鐵廠投資辛巴威,經濟福祉還是環境噩夢?

  資料照片: 2024年6月20日辛巴威姆武馬縣曼海澤村青山鼎森鋼鐵公司生產工廠全景。 辛巴威哈拉雷 — 辛巴威正致力於成為非洲最大的鋼鐵廠所在地,但即使項目正在加速生產,圍繞該項目的爭議仍在繼續。 過去幾個月來,村民指責中國鋼廠的子公司迪森鐵鋼公司(DISCO)未經補償佔用他們的土地,破壞環境,並未協助村民搬遷。 人們還擔心該項目及氣候危機的影響正在威脅住在工廠附近地區村民的糧食安全。 今年81歲的村長喬庫塔烏拉·查南達(Chokutaura Chananda)告訴美國之音,村民們正請求所有相關方的幫助,並敦促中國鋼鐵公司兌現補償和搬遷的承諾。 查南達表示:「我們呼籲所有參與方介入,團結一致支持我們的訴求。作為土地的合法所有者,我們應當得到迪森的公平對待。我們尋求的是發展,而非破壞。」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不鏽鋼生產商之一,中國青山控股集團的子公司迪森否認存在任何不當行為。 6月,一些當地村民發起抗議並試圖阻止迪森的卡車進入工廠。村民指責該公司未予補償就強行將居民趕離農田,導致糧食短缺和嚴重的粉塵污染。 查南達告訴美國之音,雖然公司歡迎投資和商業發展,但居民感到公司行為不尊重且冷漠無情。 這家大型鋼鐵和採礦公司正在圍繞該地區的農田和牧場築牆,使穆申傑雷村的家庭與傳統生計資源隔絕。在2021年鋼鐵礦場進入曼希澤之前,當地居民主要依靠自給農業謀生。 村民們表示,該工廠已導致100多戶家庭流離失所,陷入貧困和糧食不安全之中。 9月,自然資源治理中心發布的一份報告得出結論稱,中國在辛巴威的採礦活動並非一定互惠共贏。 報告指出:「現場證據表明中國籍員工與辛巴威員工及東道社區之間的裂痕日益加深。越來越多的辛巴威人指責中國展現出殖民主義特徵。」 報告還發現,迪森鋼鐵廠附近的村莊「被中國公司顯著地排除在參與平台之外。」報告補充道:「缺乏有效的參與和諮詢,使受...
消費者支出強勁,美國經濟上季度穩步增長2.8%
財經

消費者支出強勁,美國經濟上季度穩步增長2.8%

  資料照片:美國購物者在伊利諾伊州諾斯布魯克的一家商場里選購衣物。(2024年5月13日) 美國經濟三季度按年率計算穩步增長2.8%。儘管利率依然居高,但消費者仍幫助推動經濟增長。 商務部星期三(10月30日)報告,GDP確實低於二季度3%的增長率。但最新數據仍然反映出令人驚訝的持久性,美國人同時在總統競選的最後階段評估經濟狀況。 消費者支出約佔美國經濟活動的70%,上季度從二季度的2.8%加速到3.7%。出口也為第三季度的增長做出了貢獻,增幅達到8.9%。 另一方面,由於住房和辦公室、倉庫等非住宅建築投資下降,商業投資增長顯著放緩,但設備支出激增。 該報告是政府對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長的三個估計中的第一個。面對美聯儲2022年和2023年為抑制通脹而實施的更高借貸利率,美國經濟仍在繼續增長。儘管人們普遍預測經濟將陷入衰退,但美國經濟仍在增長,僱主仍在招聘,消費者仍在消費。 美國經濟咨商會(Conference Board)星期二說,消費者信心指數創下2021年3月以來的最大月漲幅,顯示美國家庭將繼續開支,而家庭購買力是推動經濟的主要動力。預計未來12個月內出現衰退的消費者比例降至委員會2022年7月首次提出這一問題以來的最低點。 與此同時,美國曾經火爆的就業市場也失去了一些動力。政府星期二報告,9 月份美國職位空缺數量降至2021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僱主今年迄今平均每月新增20萬份就業——這是個健康數字,但低於2021年創紀錄的60.4萬份就業、2022年的37.7萬份就業和2023年的25.1萬份就業。 勞工部星期五預計報告10月份經濟新增就業12萬份。但這可能受到颶風海倫和米爾頓的影響,以及波音公司罷工的影響,這些都導致成千上萬的人暫時失業。 星期三的報告包含一些有關通脹的令人鼓舞的消息。美聯儲青睞的通脹指標——個人消費支出指數...
香港高才通計劃欲「搶人才」 「高才」入港後卻一職難求
財經

香港高才通計劃欲「搶人才」 「高才」入港後卻一職難求

  香港政府推行高才通計劃招攬外地人才,惟大部分申請人士為本地市場不缺的金融及商貿行業,在競爭激烈下難以找到工作(美國之音) 香港 — 「我希望在亞洲發展,香港給予我這個機會,而且香港是國際大都會,所以我有興趣留在這裡,」來自法國的Stephane透過交換生計劃在香港城市大學完成信息科技學系的學士課程,符合「高才通」計劃的申請資格,因此他在畢業後留在香港,希望能在香港繼續發展。 然而在向20多家公司提出申請後,卻一份工作都沒有找到,令他感到十分沮喪。 「找工作確實不容易,或許要寄望有僱主願意嘗試一些特別人選吧,」他感慨地告訴美國之音。 「高才通」招才有道 自從香港實施國安法,尤其是對抗議者進行殘酷的大規模鎮壓後,香港人才開始大量外流。特別是在及英國政府放寬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持有人的移居、就業及就學資格的刺激下,數以十萬計香港人在最近4年選擇離開香港,往外地發展。 為了補救人才大量外流對經濟造成的破壞,香港政府在2022年設立「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簡稱「高才通」,希望藉此從非香港人才市場上「搶人才」來填補空缺。 高才通的申請資格分為三類,分別是「前一年全年收入達250萬港元」、「在合資格大學取得學士學位,並於前五年之內累積至少三年工作經驗」及「在非香港合資格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少於三年工作經驗」。為了擴大招才範圍,香港政府特首李家超在今年10月發表的新的「施政報告」中宣布,在高才通計劃中增加4所英國及美國藝術及設計專業的大學,以及9所中國大陸學府成為「合資格大學」,合共198所大學符合資格。李家超說,香港歡迎更多的中國大陸人來港,目標是到 2046 年接納超過100萬內地人,以抵消出生率下降和人才外流的影響。 根據香港政府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共收到100,972個合資格人士申請,當中有81,463人獲批,遠超政府當局預計的每年批准3....
美國在新行動中對俄羅斯躲避制裁進行打擊 制裁公司中包括中國大陸和香港公司
財經

美國在新行動中對俄羅斯躲避制裁進行打擊 制裁公司中包括中國大陸和香港公司

  (2020年8月30日) 美國星期三(10月30日)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中對數百個目標實施了制裁,以打擊規避制裁,顯示美國致力於對抗逃避。 美國財政部和國務院的聲明說,美國財政部和國務院對十多個國家近400個實體和個人實施了制裁。 美國國務院一名官員對路透社說,這是迄今針對第三國逃避行為最一致的舉措,包括對數十家中國、香港和印度公司實施制裁,是迄今為止這些國家受到制裁最多的一次。 受到制裁的還有俄羅斯、阿聯酋、土耳其、泰國、馬來西亞、瑞士等國家的目標。 華盛頓採取這一行動之際,正尋求遏制俄羅斯逃避2022年入侵烏克蘭後對其實施的制裁。此次入侵造成幾千人死傷,城市化為廢墟。 美國曾多次警告不要向俄羅斯提供「共同高優先順序物品」,即美國和歐盟認為可能用於俄羅斯烏克蘭戰爭的微電子等先進元件。 這位要求匿名的官員說,「這應該向這些國家的政府和私營部門發出一個嚴肅信號,即美國政府致力於打擊逃避我們對俄羅斯制裁,並繼續向俄羅斯施壓,讓其結束在烏克蘭的戰爭。」 美國財政部對274個目標實施了制裁,國務院列出了120多個目標,商務部將40家公司和研究機構列入貿易限制清單,原因是它們據稱支持俄羅斯軍方。 美國財政部副部長沃利·阿德耶莫(Wally Adeyemo)在聲明中說,「美國及盟友將繼續在全球各地採取果斷行動,阻止俄羅斯向烏克蘭提供發動非法和不道德戰爭所需的關鍵工具和技術的流通。」 一位高級政府官員說,星期三的行動是表示如果溝通沒有取得進展,美國將對印度公司採取行動。 這名匿名官員說,「對於印度,我們非常直接、直率地表達了我們對該國正在出現的趨勢的擔憂,我們希望在這些趨勢發展得太快之前予以阻止。」 印度Futrevo是被國務院制裁的公司之一,國務院指控該公司參與向俄羅斯的Orlan無人機製造商供應高優先順序物品。 美國財政部還制裁了Shr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