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扶余:棚改15年不給回遷,誰該為此擔責?
位於扶余城區繁華街道——太祖路上的未拆沿街門市房遠景
本站訊 初秋的吉林省扶余市,到處是一片豐收在望的盛景。然而,在初秋的斜陽下,扶余城最繁華的街道——太祖路上,那些未拆遷的門市房,卻顯得格外凄慘!當地人告訴記者:只因幾個所謂的釘子戶作怪,這裡的被拆遷戶們苦苦等待了15年都不能回遷,他們只能流離失所......自2018年9月以來,央廣新聞、法制與社會、一點資訊、北京時間、今日頭條等諸多媒體曾經多次曝光此事,但是2021年9月初,記者再次踏入扶余市時,看到此地「風采」依舊。人們不禁要追問:扶余市政府怎麼了?難道扶余市政府連幾個「地頭蛇」都治不了嗎?扶余市的官員們難道都是吃乾飯的嗎?
十五年前就列入計劃的棚改項目
搜狐網和法治與社會報道網路截圖
扶余市城區的太祖路,是城區內主要的繁華街道。但是,記者站在太祖路上卻看到,一排一百多米長的三層沿街門市房異常破敗。被拆掉門窗的窗戶,脫落了瓷磚的漆黑的外牆,曾用來遮擋門窗的幾片塑料布掛在牆上隨風勁舞,二樓陽台處長滿了雜草和灌木,一樓緊鎖的捲簾門上銹跡斑斑且落滿了灰塵,有的用木板或破布帘子作門擋在門口,有的沒有門窗的房間里堆滿了垃圾,還伴有陣陣惡臭......只有少數門市房仍在使用營業。這一切,與周圍的高樓大廈、綠樹成蔭的街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07年3月30日,扶余縣(後改為市)人大通過的「扶余縣城市棚戶區改造規劃的決定」,就已將德卡小區工程即「華夏區塊」列為棚戶區。同年,扶余市政府將這裡列為棚戶改造區,即「華夏棚戶區」,共28300多平米,300多戶,政府承諾第二年年末就能改造完遷回。之後,地產商按照合同要求建起樓房,將拆完房子的270多戶居民安置完成,唯獨沿街的這趟門市房遲遲拆不動。這趟沿街房有三千多平方,加上後院幾處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