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1 11 月

中國

中國

經歷顯赫的江蘇科大首席科學家 竟是騙子

  中國頻傳學術造假,號稱擁有中外多家學術機構頭銜並主持7項國家級項目的江蘇科技大學首席科學家郭偉,被曝只是騙子並侵佔科研經費。校方昨天通報,郭偉嚴重學術不端已經被解聘,警方正在偵辦。  江蘇科技大學官方微博11月18日晚間發布通報,表示9月就對此事啟動調查程序,認定郭偉存在嚴重學術不端行為,已經解除聘用協議。校方並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目前案件正在偵辦過程中。  校方表示,深刻認識到在引進郭偉過程中存在材料審核把關不嚴等問題,將嚴肅問責。  包括中國網等多家媒體和機構先前發布的新聞稿顯示,郭偉今年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他還是德國洪堡青年學者、美國金屬材料學會傑出科學家以及中國國家重大人才工程A類創新人才。此外,他發表過SCI論文170餘篇,獲國際專利68項,主持國家級項目7項。  郭偉列出的學經歷十分顯赫,在材料科學上的研究成果含金量也很高。但澎湃新聞比對各種公開信息後發現,至少他的大學入學考試狀元、研究成果、獎項和榮譽多處明顯與事實不符。  中國學術造假嚴重,主要體現在抄襲、審核不嚴、靠關係進入體制等。根據科學期刊「自然」(Nature)數據,2023年有大約1萬4000篇論文被各種英文期刊撤稿,其中3/4涉及中國合著者。  而今年爆發、喧騰一時的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醫生缺乏醫德事件中,董襲瑩用以申請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北京科技大學成績單也被證實是假造的,爾後她發表的論文也存在抄襲、重複發表等問題。郭偉資料照片...
中國

國人「勇闖」 日本 赴日航班爆滿

  中共當局向民眾發布避免赴日提醒後,據報,多家航空公司出現五十萬張赴日機票取消。不過,據上海與深圳的航空從業人員披露,航班照常起降,座位接近滿位。網民發布日本航班機艙照片,顯示乘客未減。中國旅客仍正常前往日本。學者說,民眾未按官方提醒調整行程是成熟的表現。  中日關係緊張之際,中共外交部日前向民眾發出避免赴日旅行的提醒。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17日報道,多家中國航空公司在三天內出現約49.1萬張赴日機票取消,占預訂量三成以上。報道引用航空分析師李翰明的說法。他說,取消的機票屬預訂端變動,未顯示航空公司調整航班。中國航空公司允許旅客在11月15日至12月31日期間免費退票或改票。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一名工作人員肖婷19日透露,日本航線需求長期存在。預訂量高於實際需求。大量取消屬預訂端回吐,上海飛日本的航班沒有取消。她說:「以前航班爆滿,現在接近爆滿。雖然有人退票,但是座位會被其他旅客補上。」  肖婷續說,飛往日本的航班仍按既定計劃執飛。旅客端出現的取消未在航班端形成減班。她說:「我們公司機票收入未見明顯變化。」  深圳華僑城國際旅行社工作人員周小姐接受記者查詢時說,過去幾天,網上預訂前往日本大阪的機票有旅客在客戶端退票,但情況並不明顯。她說:「退票還是少數。即使有人退票,很快有人補上空位。航班保持原有班次。我最近沒聽說因為抵制日本而退團的。」  某航空公司空乘主任田莉(化名)告訴記者,目前雖屬旅日淡季,但是從廣州飛往東京與大阪的旅客最多。她說:「一張往返東京票價平均二三千元。即使部分旅客退票也不會影響航班運行。而且,前幾天有人退票。昨天開始,退票的人少了很多。更多的人是買票去日本。」  田莉說,日本航線常年需求高。預訂量大於實際需求。旅客大量取消屬自然回吐。她說:「我不信所謂五十萬張機票被取消的報道。與中日關係其實沒有多麼大影響。平時也有旅客退票。說什麼五十萬張機票被取消,...
中國

中共重要會議現多處異常 蔡奇再缺席

  中共當局11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所謂「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對比過往有多處異常。其中近期已隱身逾一周的中共政治局常委蔡奇缺席會議,引人關注。  11月18日,中共官媒報道,中共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於11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  中共政治局常委、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共政治局常委、副總理丁薛祥出席會議並傳達習近平「重要指示」,中央政法委書記陳文清總結講話。石泰峰、李書磊、李鴻忠、劉金國、王小洪、張升民、吳政隆、張軍、應勇等多名高官出席會議。  對比過往同類會議,2018年8月24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下稱「依法治國委」)第一次會議舉行時,習近平以依法治國委主任身份出席,三名常委李克強、栗戰書和王滬寧以依法治國委副主任身份出席。2019年2月25日,前述四人以上述身份參加依法治國委第二次會議。  2020年2月5日,習近平也以依法治國委主任主持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當時在新冠疫情時間,官媒報道僅有一段,並沒有提及習之外的其他參加人員。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首次召開是在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當時習近平不僅出席,而且發表「重要講話」。彼時主持會議的是李克強,其他幾個常委栗戰書、汪洋、趙樂際、韓正悉數出席,王滬寧作總結講話。這次會議已沒有註明習等人的依法治國委成員身份。  公開資料顯示,上屆的依法治國委,主任是習近平,副主任是總理李克強、人大委員長栗戰書、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辦公室主任是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兼。  現任主任是習近平,副主任是總理李強、人大委員長趙樂際、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辦公室主任是中央政法委書記陳文清兼。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分析指出,這次會議值得注意的是缺席的高官。總理李強缺席還正常,他11月17日至18日赴俄羅斯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會議。丁薛祥應該是作為國務院的代表頂...
中國

熱議:「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近日,中國因為不滿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等同「台灣有事、日本有事」的言論,發出了幾項震攝措施,包括向爭議海域派出軍艦巡邏,以及在黃海舉行軍演,其駐大阪總領事薛劍,更在社交媒體X回應稱「應毫不猶豫地斬首(高市)」。只是,在國家層級的大動作外,中國政府還呼籲中國民眾暫緩赴日本旅遊。 被中國以觀光客「制裁」,台灣相當有經驗。自2016年蔡英文上任總統,每每若外交或國防政策引起中方不滿,就會遭中國遊客流動限制抵制。2018年2月,中國還曾在農曆新年旅遊高峰期,刻意削減數百個直飛台灣的航班。2019年7月(大選前夕),除旅行團外,它再直接禁止中國47個城市的公民游台(自由行),以挫蔡英文連任聲勢。當年9月,赴台的中國遊客數,立竿見影地立刻比前一年同期驟降了60%。正因為如此,「控制遊客的能力」在諸多外媒筆下,於是被形容為「中國共產黨獨創的工具」。事實上不只台灣,2017年,中國官方對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很不高興,當年中國民眾前往韓國人數,遂一度從2016年的700多萬人次被調控銳減至300萬人次(但並未阻止韓國政府部署「薩德」)。 當然,就客觀條件看,中國觀光客確實有相當「威脅力」。畢竟,自2010年起,中國不僅從一個次要客源國發展成為了亞太地區的最重要客源國,2018年「凍結觀光客制裁台灣」時,它的出境旅客已達1.5億人次,當時即有旅遊機構估計,到2030年,中國觀光客將增長到4億人次,佔全球出境遊客總量的一半。就算人均消費有限,來自人數「量」的影響亦相當大,例如本次中國政府才要求國人不要前往日本,下一刻,日本諸多百貨、零售公司馬上股價下跌(三越和伊勢丹連鎖店的母公司股價跌近12%;高島屋和優衣庫的母公司股價下跌5%)。不過,要讓觀光客成為理想的政治工具,光是「數量優勢」並不足以順理成章,最關鍵因素仍在中國對出境旅客的監管能力。根據夏威夷亞太安全研究中心(APCS...
中國

中國或將一場「外交齟齬」變成「區域危機」

中國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言論,祭出從外交、文化、軍事到經濟等反制行動。《華盛頓郵報》19日報導,北京正利用嚴厲的言詞、軍事恫嚇和經濟脅迫,表明對高市該言論的不滿,不過,美國前總統布希任內國安會亞洲資深主任葛林(Michael Green)認為,中國這些行動可能反而催生亞洲盟邦對中國的圍堵。《華盛頓郵報》19日報導指出,日本和美國政府,以及志同道合的盟邦,通常都在論及台灣時,謹慎保持「戰略模糊」,以避免激怒北京並挑起這類的反應。中國對高市欠缺模糊性的言論,立即且極端的反應,正有將一場外交齟齬變成區域危機之虞。上海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廣濤指出,「中國的回應可能也意在提醒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一些對台灣問題抱持極大熱情的特定對象」,他指出,高市的言論似乎企圖「把美國拖進來」,因為日本為與華府簽有條約的盟友,若日本在兩岸衝突中遭攻擊,華府有義務防衛日本。這波日中緊張凸顯兩國關係一觸即發的性質。華郵引述美國達特茅斯學院東亞國際安全專家林德(Jennifer Lind)看法,在高市早苗政府承諾強化日本自衛隊能力,加速提高防衛預算的背景下,北京或許在透露訊號,它不希望日本過度發展其軍事能力。目前也時值美中關係關鍵時刻,華府和北京正進行貿易談判、美國總統川普預定明年四月訪問北京。哈佛大學中國問題專家米德(Rana Mitter)預期,習近平將在這場峰會上加強力促美國降低對台灣的支持程度,北京這幾天沖著東京的怒火,或許是這項努力的一環。華郵指出,中國對日本採取的回應措施將對日本經濟造成實質影響。不過,強烈的報復行動也可能在區域造成反效果。美國前布希政府國安會官員、現任澳洲智庫「美國研究中心」執行長葛林認為,這些外交攻擊手段會滋生一股同陣線對抗北京的感受,「北京愈是做像這樣的事情,就愈有可能使之產生某種形式的集體防禦安排」,「中國的行徑正在製造某種他們不...
中國

言情小說家席絹宣布封筆 《最後一封情書》瘋傳

11月19日,中國台灣言情小說家席絹的長文《最後一封情書》在網上流傳,信中出現「真的走到了划下最後一個句點的時候了」「我們要正式說再見了」等字眼,被許多網友視為席絹的封筆之言。而就在兩天前,11月17日,席絹所在的出版方——中國台灣萬達盛在其網頁和社交媒體上發布「結束營業公告」,宣布今年11月30日將停止網站所有購書活動和相關服務。萬達盛即過去的台灣萬盛出版有限公司(後更名飛田文化出版社),曾經的台灣言情「巨頭」,出版過許多經典言情小說,包括席絹、于晴這些知名言情小說家的作品。因為《上錯花轎嫁對郎》《珠玉在側》《交錯時光的愛戀》《搶來的新娘》等多部作品被改編為影視劇,席絹更為大眾熟悉。尤其2000年的電視劇《上錯花轎嫁對郎》,對80後90後而言可謂難以磨滅的青春經典。這兩天,萬達盛也在社交媒體上先後發布了于晴、席絹的「告別」長文圖片。「以前無數次想過言情小說的消亡方式,一直覺得是個遙想,會發生在我成為過氣作家的很久很久以後。可現在,也說不上過氣不過氣,卻也真的走到了划下最後一個句點的時候了。」席絹還在信中提及世界變化飛快:「目前純粹以文字表達出的美麗與訴說出的故事,無法在這影音炫麗與熱鬧成為主流的市場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純文字的創作已經失去了能夠靜靜傾聽的人群。時代就是一直一直往前推進的,我們輝煌過,我們不抱怨。」于晴則說「今日一別,從此各奔東西」,並「祝福曾經的、現在的讀友,祝福出版社裡所有人,祝福出版社,祝福所有努力的寫作者,祝福我自己」。在萬達盛發布的告別信中,他們表示:「世事如書,有開篇,也終將有落幕的時刻。隨著時光的流轉與環境的變遷,我們即將划下句點了。」許多讀者在社交媒體上回應這些長信,他們的留言充滿了感謝和懷念。「一種青春要消失的感覺。謝謝席絹老師陪我長大。」「謝謝你陪伴我的青春,讓我認識小說的美好。」「直到變成阿姨的現在,手裡的小說還是沒放下過。」……無...
中國

為雲南「野孩子」發聲 湖南媽媽遭公安跨省抓捕

雲南「野孩子」事件引發全網關注,很多中國媽媽不懼當局壓力持續為孩子發聲,但遭到中共打壓。一位湖南媽媽因為去雲南查看真相,被跨省抓捕。11月17日,微信公眾號「流言暉語」發布消息稱,「南澗終於對媽媽們下手了」,消息引用了知名公益人鄧飛的微信對話截圖,說湖南一個媽媽因為介入雲南「野孩子」事件被雲南當局抓捕。對話截圖顯示,一位居住在湖南長沙雨花區京武中心的35歲媽媽,名叫李靖,因牽掛小孩子的事情,於11月5日趕到雲南,11月5日-7日,三次去往南澗縣,想去了解真相,其中一次開著直播進了村子,後被當地警察勸反。11月12日,長沙當地派出所警察上門要求她刪除手機視頻和退出微信群,她都按要求做了。11月13日上午10點,她被南澗縣公安局公安帶走,目前沒有任何消息。其家屬向當地公安局打探消息,收到回復稱要其被刑事拘留。知名公益人致雲南省委書公開信 要求解禁社交媒體帳號因為「野孩子」發聲而被全網禁聲的公益人士鄧飛,再次致信雲南省委書記王寧的公開信,要求恢復被封禁的社交媒體帳號。信中說,11月6日,他公開一個「赤裸小孩」父親李某發的視頻,內有一個被強迫在地上爬行的女孩,他詢問這個女孩是誰,為何被一男子強迫爬行,女孩現在是否安全?他的詢問沒有獲得回復,相反,他的微博、小紅書和個人微信號等多個社交媒體帳號相繼、迅速被禁言。信中說,他不得不給雲南省委書記寫信,懇請督促雲南相關部門關注和核實視頻中出現的「被迫爬行女孩」,查明真相。兩小時後,該公開信被全網刪除,雲南省委宣傳部、雲南省網信辦分別找到他,稱「希望可以見面交流」,被他拒絕,「我回復無須浪費經費,推動調查就好」。之後,大理警方回復稱,該視頻真實存在,是李枝虎發佈於2020年5月24日,視頻里有一個女孩被某男子要求地上爬行,大理警方稱會進一步調查。信中說,「既然雲南方面已查證我提到的視頻屬實,也在積極調查,那雲南方面可否依法及時解禁我的社交媒體...
中國

中國這行業,35歲以上資深牛馬也會被裁

  一組數據: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年度統計數據報告》,2022年中國互聯網及相關服務業的總從業人數達到峰值的327.1萬,2023年下降到293.3萬,2024年繼續下降到289.5萬。  同樣根據工信部的月報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互聯網及相關服務業的利潤同比大跌13.1%,所以今年以來,這個行業 的從業人員應該也在大幅縮減。  這個領域無法容納新畢業的大學生,原有的35歲以上的資深牛馬也會被裁撤,這個趨勢剛剛才開始,短期內不會改變。而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個所謂的「短期」,就是一輩子。(示意圖)
中國

習近平三板斧 引爆中日台烽火

中共近來在東海與台海的動作急遽升溫:海警船闖入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海域,中共軍機艦艇頻繁騷擾台灣,同步啟動輿論戰、反日宣傳、旅遊警示以及海上射擊演習。北京對日本與台灣同時「開戰」,讓整個東亞局勢陡然緊張。然而,這一連串看似強硬的行動,背後卻浮現出一個關鍵是習近平的雙重標準,不但暴露得淋漓盡致,還把自己推向了外交困局與內部危機。習近平「對美軟、對日硬」惱羞式外交的開端知情者透露,習近平在與川普會面時,氣勢低迷、明顯收斂,不敢在台灣問題上與川普正面交鋒。對於一向把「反美鬥爭」掛在嘴邊的中共領導層而言,這是一場外交上的「失分」。於是,當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公開宣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習近平立刻勃然大怒。外交部隨即在凌晨三點發出「緊急交涉」公告,強調是「奉示召見」,這四個字透露出:這不是正常外交程序,而是習近平親自下令的政治動作。換句話說:對美軟弱無法發泄的怒氣,習近平轉而拿日本當「軟柿子」。然而,所謂的「軟柿子」,最後卻變成了鐵板。中共嚴厲要求日本履行歷史文件 卻自己撕毀《中英聯合聲明》北京近期反覆引用《波茨坦公告》和《中日聯合聲明》,要求日本遵守國際承諾。林劍、毛寧甚至在X(Twitter)上大張旗鼓發布英文、日文海報。但問題來了,中共自己怎麼對待國際承諾?1984年中英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白紙黑字寫著:香港50年不變。結果呢?到了2017年,中共外交部陸慷一句:「聯合聲明只是歷史文件,不具現實意義。」便把法定承諾踐踏得一乾二淨。如今,中共居然要求日本遵守比《中英聯合聲明》更早、更老的歷史文件。這種「選擇性守約、選擇性失憶」的行為,凸顯出非常典型的中共邏輯:國際條約不是法律,而是工具;能用就用,不能用就丟。習近平最不願被揭穿的,就是這個赤裸裸的雙重標準。內部軍隊大清洗 習近平的拳頭越揮越虛《金融時報》披露,在福建艦入列儀式上,三名本應到場的海軍高層詭異缺席,海...
中國

中國外交官員解釋「插兜送客」:天冷 不便握手

       中日關係緊張之際,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周二(11月18日)在北京會見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現場畫面顯示,劉勁松身著五四青年裝,胸前佩戴著國徽,為金井正彰送行時,雙手插在口袋,引發廣泛關注。中共官媒「牛彈琴」周三(11月19日)發布文章稱,至於雙手插在口袋,劉勁松解釋稱,「天冷,也不便握手!」   文章表示,有網民對於雙手插在口袋調侃稱,「我雙手插兜,不知道誰是對手。也有說,我雙手插兜,是在剋制自己使用拳頭」,不過文章稱,「以我對劉司長的了解,五四青年裝他常穿,至於插兜,他對我的解釋:『天冷,也不便握手!』。」  文章稱,北京的天氣確實很冷,這幾天的中日關係,感覺更冷。外交場合的靜默,有時比言語更能訴說風暴的來臨,而凜冽的天氣,不過是現實寒意的一種映照。「我相信,來華的金井正彰肯定也很痛心,中日關係風風雨雨這麼多年,好不容易現在正處於改善向好中,但高市早苗一番挑釁言論,讓這種改善勢頭戛然而止,甚至有墜入深淵的可能。」      至於中日司長級磋商的內容,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介紹,中方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華錯誤言論再次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指出高市的謬論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破壞戰後國際秩序,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從根本上損害中日關係政治基礎,性質和影響極其惡劣,激起中國人民的公憤和譴責。中方嚴肅敦促日方收回錯誤言論,停止在涉華問題上製造事端,以實際行動認錯糾偏,維護中日關係政治基礎。  文章指,來到北京,離開北京,面對記者的一再詢問,金井正彰都一言不發。「作為技術官僚的他,應該也是很無奈很窩火,事情不是他惹起,惹事的是日本首相,他還不得不來收拾爛攤子,爛攤子還真不好收拾。」  文章表示,對於中方堅決的鬥爭,日本應該也很清楚兩點。第一,台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