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選執政聯盟未過半 台灣學者:弱勢領導恐衝擊印太安全布局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日本東京自民黨總部向媒體發表講話。(2024年10月27日)
台北 —
日本眾議院大選結果星期一(10月28日)出爐,日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所領導的執政聯盟落敗,這是該執政聯盟15年來首次未贏得過半席次,顯示出選民不滿的情緒。多位台灣學者對此表示憂心,認為日本若缺乏強勢的政治領導者,其與許多民主國家共同嚇阻中國的合作恐將停滯,尤其石破茂倡議的亞洲版北約若破局,也對印太地區的和平不利。
石破茂上任八天後,即解散國會,但上周末的日本眾議院改選結果卻自砸陣腳。他所領導的自民黨席次由選前的247席大降至191席,如果算上友黨公明黨的24席,共計215席,僅占眾議院465個總席次的46%,遠低於兩黨選前的60%席次佔比。
日經:石破茂執政形勢嚴峻
這是自2009年日本政權交替以來,自民黨與公明黨所組的自公執政聯盟的議席首次未能過半,由於在野的立憲民主黨與國民民主黨席次增至過半的235席,日媒《日本經濟新聞》分析「石破茂的執政形勢愈發嚴峻」,且90年代以來的經驗顯示,日本政壇若未有單一政黨議席過半的格局,政權將不穩定。
據日本共同社引述知情人士報道,日本眾院將於11月11日召開特別國會,除接受現任內閣總辭後,也將改選新任首相,石破茂若未獲連任,他將是二戰以來、最短命的首相。
石破茂倡議的亞洲版北約恐破局?
對此,台灣執政的民進黨籍立法委員郭國文表示,石破茂在競選自民黨黨魁時曾倡議「亞洲版北約」以應對中國威脅,雖然尚未獲得美國表態支持,但此設想作為長期願景,仍有深遠意義。他表示,若石破茂下台,日本未來在區域安全合作上的作用將取決於新任首相及美國大選後的政治格局。
郭國文告訴美國之音:「在未來趨勢中,美日同盟架構應該不會有什麼太大變化,但是日本的角色能夠扮演到什麼程度?方向上是越來越吃重,但是(日本)執政黨是不是能夠有力扛起來,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