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1 11 月

國際

「充電線插鼻」裝病! 知名球星賣慘騙財近10年
國際

「充電線插鼻」裝病! 知名球星賣慘騙財近10年

卡尼把手機充電線插在鼻子上,謊稱罹癌。(翻攝自X) 黃筱薇/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愛爾蘭前知名球星卡尼(DJ Carey)遭控涉及詐騙,他將手機充電線插進鼻孔謊稱罹癌急需救助,藉此騙取民眾錢財將近十年,就連愛爾蘭的億萬富豪也被騙。卡尼已在法院承認罪行。綜合外媒報導,卡尼被指控在2014至2022年期間,多次透過iPhone充電線插進鼻孔來謊稱自己罹癌需要大量資金救助。受害者夫婦表示,當他們發現自己不是唯一一個受害者時,才決定要採取法律行動。這起長達多年的詐騙,受害者還包括愛爾蘭當地富豪奧布萊恩 (Denis O\'Brien)。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這起事件,都柏林刑事法院在本月2日開庭,54歲的卡尼坦承10項詐欺相關罪名。但卡尼的辯護律師稱,卡尼確實存在非常嚴重的健康問題,他去年還曾因為心臟疾病開刀,且必須定期體檢。目前,卡尼已被保釋,法院預計在10月29日宣布量刑。 來源:自由時報...
澳洲猶太教堂遭縱火 嫌犯被控是反猶太主義者
國際

澳洲猶太教堂遭縱火 嫌犯被控是反猶太主義者

澳洲墨爾本1座猶太教堂於4日驚傳起火,所幸無人傷亡。(法新社) 黃其豪/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澳洲墨爾本1座猶太教堂於4日驚傳起火,所幸無人傷亡。警方在逮捕兇手後認定,縱火者是反猶太者,本案件是近日反猶太主義者所引發的暴力事件之一。據《國會山報》報導,事件發生在4日晚上澳洲東墨爾本猶太教堂,當時有20名教徒正享用安息日晚餐時,教堂門口突然有易燃液體被點燃,所幸每個人都從後門逃生,沒有受到傷害,而消防員也及時趕到,沒有讓這座擁有148年歷史的建築受到太多損壞。請繼續往下閱讀... 警方隨後逮捕34歲的嫌犯洛拉斯(Angelo Loras),並於6日在地方法院出庭,被控縱火、危及生命和造成財產損失等罪名。據警方表示,洛拉斯落網時,他身上還持有管制武器。據了解,這起事件是墨爾本反猶太主義者引發的暴力事件之一,墨爾本在近日接連受到多起包含砸店、潑漆以及縱火等騷亂,警方指出,這些現場的共通點就是存有反猶太主義的暗示,同時,有遭受攻擊的店家在過去1年內,也曾成為親巴勒斯坦示威活動的目標。 來源:自由時報...
國安黑手伸入監獄! 港府擬修法嚴控律師探監 劍指政治犯
國際

國安黑手伸入監獄! 港府擬修法嚴控律師探監 劍指政治犯

香港赤柱監獄外觀,為多名國安案件政治犯的關押地點之一。(路透)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根據《路透》報導,香港政府7日向立法會提交修法建議,擬以國家安全為由,賦權懲教署(CSD)可經法庭手令限制在囚人士與特定律師、醫師與宗教人員的接觸。此舉引發人權團體譴責,批評這是「系統性孤立政治犯」的延伸行動,並嚴重侵蝕《基本法》所保障的法律專業保密權。港府保安局在提交立法會的文件中稱,發現有探監活動被濫用,藉「人道救援」名義意圖「挑起他們對中央及特區政府的憎恨」。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更向議員表示,在囚人士所享有的權利與非在囚人士不同,其行使自由必須受國安及紀律需要限制。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此提案直接挑戰香港的法治基石。一名因議題敏感而匿名的資深律師向《路透》表示,這項提案進一步「擴大了」當局針對國安罪犯的權力。監獄人權倡議組織「候鳥」(Waiting Bird)創辦人朱江瑋指出,此舉旨在讓如大律師周幸彤等在獄中仍持續發聲的社運人士噤聲,透過加劇其孤立狀態,削弱他們為正義奮鬥的意志。去年,民主派人士鄒家成(Owen Chow)及其律師,便因律師未經授權將投訴表格帶出監獄,而被裁定違反監獄規則罪成,成為相關規定的爭議案例。分析指出,自北京於2020年實施《港區國安法》以來,香港的法律框架持續向安全領域傾斜。此次修例,標誌著國安權力從審前拘捕、法庭審訊,正式延伸至監獄管理的服刑階段,被視為是當局正在系統性地瓦解在囚異議人士的支援網路。此舉是否會引發國際新一輪關注,仍有待觀察。 來源:自由時報...
邢鑒成為紐西蘭公民 宣布放棄中共國國籍
國際

邢鑒成為紐西蘭公民 宣布放棄中共國國籍

據【大紀元2025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圓明採訪報導)「逃離中國,是與專制切割;奔向紐西蘭,是與民主接軌。」7月1日,維權人士邢鑒宣誓加入紐西蘭國籍,同時聲明退出中共國國籍。他表示在中國飽受迫害,如今獲得重生與光明。 7月1日,維權人士邢鑒(左)宣誓加入紐西蘭國籍,民運領袖陳維健出席了他的入籍儀式。(受訪者提供) 邢鑒是來自中國河南息縣的維權人士,2015年逃往泰國向聯合國申請難民,2019年11月遭江蘇漣水縣警方跨國抓捕,險被遣返回中國大陸,所幸及時獲得紐西蘭移民局難民事務處電話面談,於2020年1月18日到達紐西蘭。 在邢鑒展示的公民紙(certificate of citizenship)上,文本的圖案背景是一片銀蕨葉子,銀蕨葉子是是紐西蘭國花;右上角有一支展翅飛翔的大海鷗,寓意著自由;右下角是紐西蘭的地圖,分為南島和北島。 「我昨天真的是太激動,太開心了。」邢鑒告訴大紀元記者,好多朋友要充當親友團,來參加他的入籍儀式,但按規定只能帶兩個客人。當地的民運領袖陳維健做為代表,出席了他的入籍儀式。 邢鑒介紹,到今年10月底,他離開中國就整十年了。去年8月,也是他來紐西蘭的第五年,開始申請公民,上個月剛被批准入籍,他申請了加急宣誓,機緣巧合在7月1日舉行入籍儀式。入籍儀式是上午10點半開始,12點多結束。當天有二、三百人集體舉行入籍儀式,現場氣氛莊重、嚴肅。 入籍儀式結束後,邢鑒來到中共駐奧克蘭領事館門前,宣讀退籍聲明。「我一分一秒也不想保留這個中(共)國的國籍。」他說。 這是一份沉重又嚴肅的退籍聲明。聲明寫道:「自中國共產黨統治中國以來,其奉行專制與極權政策,致使我家族四代連續遭受政治迫害。我的曾祖父母因『大躍進』導致大饑荒被活活餓死,曾外祖父母在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等政治運動中被迫害入獄、人身侮辱、身心受創。 「自2...
以色列派兵進入敘利亞,拘留據稱的伊朗代理人
國際

以色列派兵進入敘利亞,拘留據稱的伊朗代理人

  資料照片:以色列軍人和一輛坦克在以色列北部與黎巴嫩的邊境地區。(2023年10月16日) 以色列星期日(11月3日)說,對敘利亞發動了地面襲擊,抓獲一名敘利亞人,稱其參與支持當地激進分子的伊朗網路。 這是以色列在中東衝突持續13個月以來首次對敘利亞發動地面襲擊。敘利亞尚未立即證實此次行動。 以色列軍方沒有透露襲擊發生的地點和時間,但表示抓住的男子是阿里·索萊曼·阿西(Ali Soleiman al-Assi),說他一直居住在敘利亞南部賽達(Saida)地區。以色列說,他已被軍事監視很多個月,並參與了伊朗針對以色列吞併的敘利亞邊境附近的戈蘭高地的伊朗倡議。 軍方公布的突襲行動隨身攝像機錄像顯示,以軍在一棟建築內抓住一名身穿白色背心的男子。軍方稱,此人被帶到以色列接受審訊。 與此同時,巴勒斯坦官員說,加沙北部一家診所遭到空襲,六人受傷,包括四名兒童。孩子們當時正在這裡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以色列軍方否認對此負責。 據稱的以色列無人機襲擊發生在星期六。當地被以軍包圍,過去一年基本與世隔絕。以色列近幾個星期在那裡發動另一場攻勢,打死數百人,數萬人被驅離。 目前沒有辦法證實彼此衝突的說法。以軍多次突襲加沙的醫院,稱哈馬斯利用這些醫院藏匿激進分子,巴勒斯坦衛生官員對此否認。哈馬斯戰鬥人員也在北部地區活動,與以軍交戰。 加沙衛生部總幹事穆尼爾·布爾什(Munir al-Boursh)對美聯社說,星期六下午一架四軸飛行器襲擊了加沙市的謝赫拉德萬(Sheikh Radwan)診所,聯合國一個代表團幾分鐘前剛剛離開這裡。 正在聯合開展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活動的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報道的襲擊表示擔憂。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言人羅薩莉亞·博倫(Rosalia Bollen)說,「關於這次襲擊的報道更加令人不安,因為謝赫·拉德萬診所是父母帶孩子接種疫苗...
聯合國專家:伊朗把葉門胡塞反政府武裝改造成強大的軍事力量
國際

聯合國專家:伊朗把葉門胡塞反政府武裝改造成強大的軍事力量

  2024年9月21日,胡塞武裝人員在薩那舉行的紀念胡塞武裝接管政權十周年的儀式上遊行。 聯合國專家在一份新報告中表示,在伊朗、伊拉克武裝組織、黎巴嫩真主黨激進分子和其他組織的支持下,葉門胡塞反政府武裝已從一個能力有限的地方武裝組織,轉變成一個強大的軍事組織。 監督對胡塞制裁的專家在提交給聯合國安理會長達537頁的報告中表示,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趁以色列和哈馬斯在加沙戰爭之際,努力提高其在伊朗自稱「抵抗軸心」中的地位,以便在該地區及其他地區獲得知名度。 為了支持伊朗作為後盾的哈馬斯武裝分子,胡塞武裝一直在襲擊紅海和亞丁灣的船隻,在關鍵地緣政治地區破壞全球航運。哈馬斯武裝分子於2023年10月7日在以色列南部發動突然襲擊,由此引發了加沙戰爭。 儘管胡塞武裝聲稱,他們會襲擊與以色列有關的船隻,但該小組表示,他們的調查顯示,胡塞武裝一直在無差別地襲擊各種船隻。 美國和英國在對國際海事組織的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在2023年11月15日至2024年7月31日期間,胡塞武裝在其控制區內至少實施了134起襲擊,目標是在紅海和亞丁灣區內的商船,以及美國和英國的軍艦。 「這個組織的行動轉向海上,增加了其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聯合國專家表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從未發生過如此大規模、使用武器系統針對民用船隻的襲擊。」 專家表示,胡塞武裝在襲擊中使用了一種此前未被披露的新型彈道導彈「哈德姆-2號」(Hatem-2)。 這個由五名成員組成的聯合國小組包括武器、金融、地區事務、國際人道主義法和武裝組織等方面的專家。這些專家來自印度、埃及、瑞士、比利時和維德角。秘密消息來源告訴專家組,胡塞武裝正在與阿拉伯半島的基地組織協調行動,並在加強同索馬利亞境內與基地組織有關聯的青年黨激進組織的聯繫。 自2014年控制首都薩那和北部大部分地區以來,胡塞武裝一直與國際公認的、由...
巴基斯坦被囚前總理的律師被綁架後又出現引發爭議
國際

巴基斯坦被囚前總理的律師被綁架後又出現引發爭議

  資料照片:巴基斯坦被監禁的前總理伊姆蘭·汗的支持者在首都伊斯蘭堡集會,要求釋放汗。(2024年9月8日) 伊斯蘭堡 — 巴基斯坦被監禁的前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的首席律師在他據稱「強迫失蹤」近一個月後在神秘的情況下再次出現。 警方官員和汗的巴基斯坦正義運動黨(PTI)星期日(11月3日)證實,連夜找到了因塔扎爾·艾哈邁德·潘朱塔(Intazar Ahmad Panjutha),他在10月8日返回伊斯蘭堡時失蹤,有指稱說這涉及政府安全機構。 巴基斯坦總檢察長在一天前的星期五向聯邦高等法院保證「將在24小時內找到這位律師」,但沒有提供進一步的細節。 但警方星期六晚說,他們在巴基斯坦首都西北部的哈桑阿卜杜勒(Hassan Abdul)市攔截了一輛可疑車輛,發現了這名律師。警方聲稱與潘朱塔在一起的武裝人員從車內向警察開槍,然後逃跑。 一段隨後出現的視頻顯示,潘朱塔坐在車裡,手腳被綁,明顯受到驚嚇,身體虛弱。在另一段視頻中,可以看到這位律師淚流滿面,對警察說綁架者要求贖金,並對他實施了嚴重的酷刑。 汗的政黨拒絕了警方的說法和潘朱塔的視頻言論,稱他是被迫發表聲明的,並再次指控他「被安全部隊綁架」。 巴基斯坦正義運動黨秘書長薩爾曼·阿克拉姆·拉賈 (Salman Akram Raja) 表示,潘朱塔是汗在目前法律鬥爭中的主要律師之一。 拉賈在星期日發布的視頻聲明中說,「他的狀況表明了他所經歷的恐怖,被拍攝下來並傳播以引起恐慌。這是可恥的。」 警察局一名發言人否認了虛假遭遇的指稱,表示警察從索要贖金的綁匪手中救出了潘朱塔。 巴基斯坦黎明電視台(Dawn TV)黃金時段新聞主播阿布薩·科馬爾 (Absa Komal) 對潘朱塔的視頻發表評論並表示同情。 科馬爾在她的社交媒體平台X上寫道,「他面目全非——變了個人。總檢察長對...
伊朗總統:潛在停火「可能影響」對以色列的回應
國際

伊朗總統:潛在停火「可能影響」對以色列的回應

  資料照片:伊朗總統佩澤什基安在俄羅斯喀山金磚峰會上講話。(2024年10月24日) 伊朗總統星期日(11月3日)說,伊朗盟友與以色列之間潛在的停火可能會影響德黑蘭對以色列最近襲擊伊朗軍事基地的回應強度」。 伊朗國家通訊社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援引馬蘇德·佩澤什基安(Masoud Pezeshkian)的話說,「如果他們(以色列人)重新考慮他們的行為,接受停火併停止屠殺當地受壓迫的無辜人民,這可能會影響我們回應的強度和類型。」 通訊社報道,他並表示伊朗「不會對其主權與安全遭受的任何侵犯不予回應」。 以色列戰機10月26日發動襲擊,以色列稱這是對伊朗10月1日導彈襲擊的報復。 伊朗則說攻擊是對殺害伊朗支持的激進分子領導人和革命衛隊指揮官的報復。 以色列此後一直警告伊朗不要報復,德黑蘭則發誓回應。 伊朗最高領袖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說,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將進行報復。 哈梅內伊在德黑蘭對學生講話時說,「無論是美國還是猶太復國主義政權,這些敵人都應該知道,他們對伊朗、伊朗民族和抵抗陣線的所作所為必將受到嚴厲回應。」 他是說德黑蘭支持的武裝組織聯盟,包括葉門胡塞反政府武裝、黎巴嫩真主黨運動和巴勒斯坦伊斯蘭組織哈馬斯。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在攻擊後說,他們「打擊了伊朗的國防能力和導彈生產」。 伊朗武裝部隊說,那次攻擊造成四名軍人死亡,並對一些雷達系統造成「有限損壞」。伊朗媒體說,還有一名平民喪生。 (本文依據了法新社的報道。)   文章來源:美國之音...
錫克教領袖遇刺案引外交風波升級 印度怒斥加拿大暗殺指控「荒謬且毫無根據」
國際

錫克教領袖遇刺案引外交風波升級 印度怒斥加拿大暗殺指控「荒謬且毫無根據」

  印度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遭加拿大政府指控涉及錫克教活動人士暗殺案,印度政府對此正式提出抗議並稱相關指控「荒謬且毫無根據」。(美聯社:2022年11月6日) 印度和加拿大過去一年多來因為錫克教活動人士暗殺事件關係惡化,加拿大先前稱已有證據表明印度政府涉案,印度星期六(11月2日)則正式對加拿大政府提出抗議,稱他們對該國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Amit Shah)的相關指控「荒謬且毫無根據」。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蘭迪爾·賈斯瓦爾(Randhir Jaiswal)周六說:「印度政府強烈抗議針對印度內政部的無稽指控」他又說,「如此不負責任的行動會對雙邊關係造成嚴重後果。」 印度與加拿大近期外交關係緊張,全因去年6月在加拿大發生的錫克教活動家哈迪普.辛格.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的刺殺案。尼賈爾過去是哈利斯坦運動(Khalistan movement)的地方領袖,該運動旨在脫離印度成立一個獨立的錫克教國家。尼賈爾已在加拿大居住30多年,該國約有2%人口為錫克教徒。 尼賈爾2020年被印度列為恐怖分子。他遇害時正被通緝,印度政府指控他涉嫌參與攻擊一名印度教教士。過去印度政府就對於境內錫克分離主義分子相當頭痛,同時指控加拿大政府放任錫克教徒在加國境內發展。 尼賈爾刺殺案發生後,加拿大總理賈斯廷‧杜魯道(Justin Trudeau)便指出,有可信的指控顯示,印度政府與刺殺暗有關,而印度政府很快就否認這項指控。但兩國對於這項爭議的外交動作並未停歇。 加拿大去年先是將印度「調查分析局」(Research and Analysis Wing)駐渥太華首長驅逐出境,印度也隨即驅逐加國駐印的一名高級外交官;今年10月中,印、加雙方驅逐對方各6名外交官。 加拿大外交部副部長戴維·莫里森(David Morrison)10...
外交政策轉變的起點 印度尼西亞將與俄羅斯展開聯合軍演
國際

外交政策轉變的起點 印度尼西亞將與俄羅斯展開聯合軍演

  2024年7月31日,印度尼西亞總統普拉博沃在就任前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表態希望加深雙方關係。(克里姆林宮/美聯社發布) 印度尼西亞本周一起(11月4日)將與俄羅斯舉行為期五天的聯合軍演。分析家指出﹐此舉顯示印度尼西亞新任總統普拉博沃·蘇比延多(Prabowo Subianto)將為雅加達在國際舞台上爭取更為舉足輕重的角色,是重大的外交政策轉變。 印度尼西亞過去奉行中立外交政策﹐拒絕在俄烏戰爭與美中對立之間選邊站。但普拉博沃現卻不顧西方國家的施壓﹐主動與莫斯科尋求更緊密的連結。雙方將在周一展開五天的聯合軍演,地點在泗水海軍基地附近的爪哇海。屆時莫斯科會派出三艘小型護衛艦、一艘中型油輪、一架軍用直升機與一艘拖船。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re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員皮耶特·潘迪(Pieter Pandie)表示﹐「這是他們更廣泛的計劃之一,目的在於加強與任何國家的關係﹐只要對印度尼西亞有益,無論對方屬於哪個地緣政治陣營都可以。」 帕拉馬迪那外交研究院(Paramadina Graduate School of Diplomacy)教授安東·阿里阿巴斯(Anton Aliabbas)則指出,印度尼西亞重申多次,他們不會在地緣政治場域中疏遠一、兩個國家。 包括印度尼西亞在內的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曾在2021年與俄羅斯舉行聯合軍演,但這些國家從未單獨與俄國實施聯合軍演。 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數據﹐雅加達與莫斯科有數十億的貿易往來﹐但主要的軍武進口項目已經暫停數年﹐主因是俄羅斯在2014年非法并吞克里米亞半島與2022年入侵烏克蘭而遭西方國家制裁。儘管如此﹐普拉博沃不顧美國制裁威脅﹐仍保留他任職國防部長期間、於2018年達成的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