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輿情的方法有很多,打壓是最不可取的一種
最近幾天,魯西南一個縣城發生了市民集體到政府廣場聚集群訪的事件,當地出動公 安特 警將其中五、六人抓捕,分別押赴五、六個派出所進行審訊。對這幾位訪民,像對待重刑犯一樣,採集血樣、按手印掌印,強行刪除手機照片和視頻,強制解散微信群......
市民所反映的是該縣碧桂園某小區存在的配套設施不完善、虛假宣傳等問題:
2021年6月在小區基礎設施不完善、不具備交房條件的情況下,該小區強制交房,並且先繳費後驗房,冬季暖氣不通,充電樁安在樓宇內,東大門至今未建設,業主只有通過西北方向的一條狹窄的消防通道出入。該通道坡度在三十度以上,隨著入住人員的增多,車輛行人來往不斷,極易造成安全事故。人車分流成為空話,無死角監控、社區健康水系統、WIFI覆蓋公共區域等承諾也未兌現。同時,室內安裝的太陽能熱水器成為擺設,夏季使用熱水洗澡還要依靠電燒加熱,更不用說冬季了。
在地下車位的銷售合同中,有一條規定:合同期限為20年,20年到期後,可繼續使用至2088年。只有合同,不能辦理產權證,說明停車位是人防車位,該協議性質上只是租賃合同性質,20年合同到期後不知道怎麼辦,開發商故意玩弄文字遊戲,存在隱瞞事實的欺詐銷售行為。
該小區售樓時宣傳給業主一個「五星級的家」。事實上,業主連起碼的基本服務都得不到。在這裡,物業成為管理者,業主成為被管理者,得到的是強硬的管理。物業管理人員動輒對業主惡語相向,雙方之間的衝突時有發生。沒有車位的業主運送物品,車輛需要時時登記,業主連起碼的尊嚴都沒有。
在小區內一條南北道路上,為了不讓車輛進入,物業在道路上安上了三根只有三、四十公分高的金屬樁,並且安在燈光的陰影下,晚上院里的孩子們騎車玩耍一旦撞上,後果不堪設想。
業主還反映,該小區收費與服務不成比例。一套建築面積140平方的房子,公攤面積就接近30平。物業費按建築面積收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