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舆情的方法有很多,打压是最不可取的一种
最近几天,鲁西南一个县城发生了市民集体到政府广场聚集群访的事件,当地出动公 安特 警将其中五、六人抓捕,分别押赴五、六个派出所进行审讯。对这几位访民,像对待重刑犯一样,采集血样、按手印掌印,强行删除手机照片和视频,强制解散微信群......
市民所反映的是该县碧桂园某小区存在的配套设施不完善、虚假宣传等问题:
2021年6月在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具备交房条件的情况下,该小区强制交房,并且先缴费后验房,冬季暖气不通,充电桩安在楼宇内,东大门至今未建设,业主只有通过西北方向的一条狭窄的消防通道出入。该通道坡度在三十度以上,随着入住人员的增多,车辆行人来往不断,极易造成安全事故。人车分流成为空话,无死角监控、社区健康水系统、WIFI覆盖公共区域等承诺也未兑现。同时,室内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成为摆设,夏季使用热水洗澡还要依靠电烧加热,更不用说冬季了。
在地下车位的销售合同中,有一条规定:合同期限为20年,20年到期后,可继续使用至2088年。只有合同,不能办理产权证,说明停车位是人防车位,该协议性质上只是租赁合同性质,20年合同到期后不知道怎么办,开发商故意玩弄文字游戏,存在隐瞒事实的欺诈销售行为。
该小区售楼时宣传给业主一个“五星级的家”。事实上,业主连起码的基本服务都得不到。在这里,物业成为管理者,业主成为被管理者,得到的是强硬的管理。物业管理人员动辄对业主恶语相向,双方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没有车位的业主运送物品,车辆需要时时登记,业主连起码的尊严都没有。
在小区内一条南北道路上,为了不让车辆进入,物业在道路上安上了三根只有三、四十公分高的金属桩,并且安在灯光的阴影下,晚上院里的孩子们骑车玩耍一旦撞上,后果不堪设想。
业主还反映,该小区收费与服务不成比例。一套建筑面积140平方的房子,公摊面积就接近30平。物业费按建筑面积收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