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共病毒索賠之路:一支巡遊車隊的跨洲記憶》(第三篇) 自由的迴響——從弗吉尼亞到國會山再到紐約
一、弗吉尼亞營地的休整與再出發
在達弗吉尼亞州的 Bull Run Campground,經過漫長的行程,大家終於迎來短暫的一天休整。那一天陰雨綿綿,風也帶著初秋的氣息。有人去買衣服,有人檢查設備,有人趁著空閑時間整理一路的影像與記錄,還有Peter Zhao在給我們做飯,陳維明老師和楊長兵在修理被碰倒的病毒刺突。六噸重的雕塑在長途顛簸中多次受損,但他總是親自修復,由於雕塑很高,需要有人輔助才能爬到雕塑頂部。雕塑就像他的信仰,哪怕被打碎,也要一塊拼回去。」這片靜謐的營地,像一場長征中的暫停鍵,讓每個人在沉默里重積蓄力量。
二、第一次國會山會晤:真相的對話
9月18日下午三點,反共病毒巡遊車隊抵達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的 Rayburn House Office Building。在雕塑家陳維明先生的帶領下,團隊會見了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主任 Piero A. Tozzi 及其同僚。會議中,陳維明在會上發言時說:「藝術不是裝飾政治,而是揭露謊言。病毒的背後,是制度的黑暗。我們用雕塑表達的,不是仇恨,而是追求真相的信念。」雙方討論了中共隱瞞疫情、操控信息、導致數千萬生命受害的嚴重後果。Piero 指出,中共不僅製造病毒,更以宣傳與跨國打壓方式迫害海外民主人士,威脅全球自由社會。他強調:「真相必須被揭露,正義不能沉默。」那一刻,我們感受到來自美國國會的支持,也更加堅定了繼續前行的信念。
三、在天主教大學重逢陳光誠:信仰與法治的共鳴
9月19日,反共病毒巡遊車隊受邀前往陳光誠先生任教的華盛頓天主教大學。雕塑家陳維明帶領我們與美國人權委員會 Bill Sanders 及人權律師陳光誠會面。大家共同討論了剛剛通過的「高志晟法案」,表達了對中國人權事業的關注與支持。陳光誠先生說:「堅持法治和自由,是對抗極權的根本途徑。」他呼籲美國立法界持續關注中國人權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