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1 11 月

財經

財經

震蕩行情下 千萬不要犯這五個錯誤

9月份以來,A 股市場整體呈現出震蕩上漲的態勢,指數時而沖高回落,時而探底反彈。不少在單邊行情中嘗到甜頭的投資者,面對這種 「漲跌難測」 的行情,開始陷入操作困境:要麼為了追逐短期熱點頻繁換股,結果剛買入就遭遇板塊回調;要麼抱著 「回調即反轉」 的舊思路持倉不動,眼睜睜看著前期浮盈被持續震蕩慢慢吞噬。更糾結的是,當前市場既沒有明確的領漲板塊支撐信心,也缺乏清晰的調整信號指引方向,多數投資者在「怕踏空」 和 「怕套牢」 的矛盾中反覆搖擺,操作失誤率顯著上升。正是基於以上的市場觀察,本文將總結幾個震蕩行情下五個常見的投資錯誤,並分析背後的原因,幫助大家避免虧損。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一、過分激進的投資策略不可取投資風格過度激進是震蕩行情虧損的首要因素。在單邊上漲行情里,市場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激進的投資者憑藉逢跌加倉、槓桿操作等激進策略,往往能享受市場的「紅利」,資產迅速增值。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容易形成 「回調即買入」 的思維定式,覺得只要市場稍有回調,便是加倉的好時機,進而將這種思維慣性帶入震蕩行情。然而,當行情步入震蕩調整階段,若投資者依舊保持此前的思維慣性,便極易快速陷入虧損。此時,股價走勢錯綜複雜,缺乏明確的趨勢走向。投資者看到股價在日內創出新高,誤以為單邊上漲趨勢仍在延續,進而選擇加倉,往往第二天就會遭遇回調,隨後更是持續陰跌。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的浮盈會迅速回吐,甚至轉為實際虧損。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高倉位和使用槓桿等高風險偏好的投資操作,不僅無法帶來收益,反而會放大短期波動風險,讓投資者陷入被動局面。二、追漲殺跌的是大忌在市場熱點如走馬燈般快速輪動的情況下,投資者極有可能受到短期漲幅的誘惑,盲目跟風追逐看似「熱門」 的...
財經

美股反彈 道指漲逾200點

美國8月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出爐,同比增長2.7%、月增0.3%,扣掉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同比增長2.9%、 月增0.2%,均合乎經濟學家預期,顯示通脹並未出現意外增溫,緩解美聯儲(Fed)暫緩降息的疑慮,美股26日開盤後出現反彈跡象。截至寫稿時間為止,道瓊工業指數上漲235.07點,或0.51%;標普500指數上漲18.53點,或0.28%;那斯達克指數下跌4.625點,或0.02%;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28.11點,或0.45%。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根據《CNBC》報道,PCE物價指數是美聯儲最青睞的通脹指標,8月核心PCE符合預期,平息了部分投資人的擔憂。 分析師羅素(David Russell)表示,「沒有壞消息就是好消息」,之前由於失業救濟申請人數意外減少,市場一度憂心聯準會降息的理由會因此打消,現在至少通膨數據沒有再發生戲劇性變化。密歇根大學公布的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大致符合預期,值得注意的是,持有較多股票的消費者對9月經濟前景的信心尤其抱持穩定看法。本周迄今為止,標普500指數累計下跌約0.7%,納斯達克指數和道瓊斯工業指數更是累計下跌超過1%,這主要是因為投資人對於AI繁榮的可持續性感到疑慮,之前飆漲的軟體巨頭甲骨文遭遇逢高賣出拋售潮,本周下跌逾6%。...
財經

始祖鳥這場自殺式營銷,太令人震驚了

始祖鳥聯手蔡國強在喜馬拉雅炸龍脈,造成環境污染,舉世震驚。很多人不知道,中產的喜歡的運動品牌始祖鳥,一早就被千億運動帝國安踏收購了,他們的掌舵人已經是安踏丁氏家族的二代接班人。很湊巧的是,安踏丁氏是福建人,蔡國強也是福建人,兩位老鄉本打算來一個大型裝B現場,提高品牌逼格,才好賣高價,結果翻車了。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蔡國強作為藝術家,只想借著偉大自然留下自己所謂藝術印記,跟動物尿尿留記號一樣,天性使然,沒考慮到高海拔生態脆弱可以理解。但是始祖鳥作為全球頂級戶外的品牌干怎麼愚蠢的事情就說不過去了,玩戶外的都知道無痕山野、敬畏自然的理念,領導居然不知道?第一財經採訪了專業人士表示,這一次的燃放煙花事件對當地生物而言是「人為災難」,與主辦方所稱的「向自然致敬」背道而馳。高原海拔高、氣溫低,空氣稀薄,煙花殘留的化學物質降解效率極低,且殘留物會滲入土壤,難以清理,草甸等植被需數百年才能形成,人工修復恐怕無法實現。而動物的洞穴也會因為爆炸被毀,野生動物生存環境遭破壞。最糟糕的是,「實際操作中,所謂的修復大概率又是新一輪的破壞。品牌市場、創意方、執行方、甚至審核方,整條項目鏈上一個有基礎環保意識的戶外玩家都沒有,還請了一堆媒體到現場報道宣傳。策划過程中,但凡有一個人提出質疑,這個愚蠢荒唐的事件都不大可能發生。可偏偏就是沒有,這種治理機制挺嚇人的。從西貝莜麵到始祖鳥,這兩天居然見證了兩家企業的史詩級自殺式營銷:一家是老闆、員工、公關紛紛沖在前面要搞死自己的某餐飲企業;一家是在全球以戶外品牌著稱,卻和老鄉一起去世界屋脊放煙花燒山破壞環境的服飾企業。合併同類項驚喜發現都是老登,稱之為老登的傲慢。...
財經

​散戶在梭哈,華爾街在跑路

在美國股市的舞台上,正在上演一幕驚心動魄的「資本對撞」。一邊是熱血沸騰的散戶,幾乎天天都在往市場里砸錢;另一邊,則是冷靜老練的華爾街機構,趁著行情高漲,悄無聲息地把籌碼甩給了普通投資者。故事從今年年初說起。散戶:天天買,越跌越興奮數據從不說謊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 在過去 24周中有21周,散戶都是凈買入方;• 今年以來的185個交易日里,有183天散戶買入ETF;• 更誇張的是,他們已經 連續22周凈買入股票期權,幾乎把「賭漲」寫在臉上。上周,市場出現了自5月5日以來最大的買盤失衡,背後正是無數散戶在「逢低抄底」。期權交易更是火爆到爆表——上周成為2025年第二活躍的一周。對於散戶來說,跌就是機會,震蕩就是禮物,買就是信仰。有人在社交平台寫道:「華爾街割韭菜?這次讓他們看看誰才是莊家!」這種豪情萬丈的氣氛,幾乎讓人想起2021年的「GameStop神話」。機構:悄悄撤退,邊笑邊走可就在散戶高喊口號、奮勇進場時,華爾街的算盤卻打得清清楚楚。上周,機構投資者集體兌現利潤 ---• 47億美元美股被拋售,創下近幾月新高;• 單只股票流出額達到 -57億美元,過去兩周資金撤離規模更是2008年以來第三大;• 機構單周凈減持 36億美元,創6月以來最大規模;• 對沖基金也不例外,連續第三周出現資金流出,上周凈贖回 13億美元。當散戶興高采烈地「抄底」時,機構已經在悄悄把籌碼倒給他們。有人在梭哈,有人在跑路誰在收割誰?這並不是第一次...
財經

Costco神隱美食驚喜上架 網友:加熱後口味絕佳

Costco一款受歡迎的烘焙商品,在消失1年多後終於再度上架,引發粉絲搶購。這款甜食就是「科克蘭招牌肉桂奶油糖霜磅蛋糕」(Kirkland Signature Butter Cinnamon Sugar Loaf),上次現身貨架是2023 年,之後就消失,消費者盛讚肉桂奶油糖霜磅蛋糕「讓我流口水」,有人則分享將蛋糕放入氣炸鍋加熱1至2分鐘,口感很棒。綜合外媒報道,「科克蘭招牌肉桂奶油糖霜磅蛋糕」最早現身貨架是 2017 年,隨後不定期上架,許多顧客懷疑這款蛋糕到底是停產,還是季節限定商品。這款商品上次現身貨架是 2023 年,之後又再度消失,有粉絲絕望在美版PTT「Reddit」發文跪求食譜。幸好,這款甜食自今年6月以來重新出現Costco在實體門市與官網上。美國Costco員工向福克斯新聞證實,這款磅蛋糕是季節性商品,各分店供貨情況不同。這款磅蛋糕售價 9.99 美元,自稱是Costco員工的網友在 Reddit 指出,每條磅蛋糕大約用一整條奶油製作。一名消費者在Instagram直呼,「奶油肉桂糖霜磅蛋糕讓我流口水」。不少粉絲在社交媒體大讚「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磅蛋糕」、「會上癮、好危險,但真的好好吃」。另有網友建議,這款蛋糕可以一次買2條回家,放著慢慢享用;有人則分享,將蛋糕放入氣炸鍋加熱1至2分鐘,口感絕佳。...
財經

Nvidia投資OpenAI高達1000億元 AI類股大漲

華爾街日報報道,Nvidia(輝達)正與OpenAI攜手合作,將對ChatGPT開發商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消息傳出後,輝達、台積電等相關AI類股大漲。兩家公司22日(周一)宣布,此次合作將使 OpenAI 能夠為其人工智慧資料中心建置和部署至少10千兆瓦的Nvidia系統,以訓練和運行其下一代模型。兩家公司表示,Nvidia將透過投資OpenAI來支援其資料中心與電力容量。雙方指出,第一階段預計於2026年下半年啟用,採用Nvidia Vera Rubin平台。Nvidia將投資OpenAI高達1000億元。(路透)
財經

史上最大股災年底前降臨 快轉進這兩種資產

  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作家羅伯特・清崎10月12日在X發文,表示他所預言的史上最大股災將在今年降臨,建議投資人應持有白銀與乙太幣。  他寫道:「提醒大家,我在自身著作『富爸爸教你預見經濟大未來』中所預期的史上最大股災,將在今年發生。」「嬰兒潮世代的退休金將蒸發殆盡,許多人將淪為街友,或住進子女家中的地下室。真令人嘆息。」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  他說,他多年來已向願意聆聽的民眾發出警告,不要把錢存在紙上資產,而是投資實質資產;而他多年來也一直提到儲戶是輸家,因為通膨會把儲戶的現金變成垃圾。  他說,多年來他不斷提起,應儲蓄黃金、白銀與比特幣,最近則是乙太幣,「如今我相信,白銀與乙太幣是最棒的,除了可以儲存價值,更重要的是,在業界有實際用途,且價位偏低」。「請研究白銀與乙太幣的優缺點和實用性,並參考支持者與批評者的觀點,再用自身的財務智商去投資。這樣才能提升財商並致富。請保重。」(X截圖)...
財經

華女輟學創業成億萬富豪「大學究竟該不該讀?」

從比爾蓋茨(Bill Gates)到查克柏格(Mark Zuckerberg),許多億萬富翁和成功的企業家都沒有讀完大學,30歲華裔新貴郭如意(Lucy Guo)也加入這一行列,在大學期間輟學。不過,對於大學該不該讀的問題,郭如意的回答是肯定的,她認為讀大學最主要就是可以結識人脈。據CNBC報道, 土生土長的加州華裔郭如意,今年6月成為「福布斯」最年輕的白手起家億萬富豪,凈資產達12億5000萬美元。此前,她的首家公司Scale AI被科技巨頭Meta收購,該交易讓這家人工智慧數據標註公司的估值達到290億美元。郭如意目前是內容創作者變現平台Passes的創辦人,該平台2022年上線。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自己並沒有遵循傳統,完成高等教育道路。她曾在賓州卡內基梅倫大學(Carnegie Mellon)學習計算機科學和人機交互專業,但兩年後選擇輟學。當時,郭如意只需再修八門課程一年即可畢業。她的輟學決定讓中國移民父母非常震驚。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郭如意表示,「父母犧牲一切,從中國移民到美國,就是為給孩子一個更好未來。教育賦予他們人生中的一切,所以孩子在快要畢業時突然放棄學業,這就像一記耳光打在臉上。」輟學後,郭如意決定申請泰爾獎學金(Thiel Fellowship),這是由PayPal聯合創始人、億萬富豪Peter Thiel創立的獎學金項目,為年輕人提供20萬美元資金,用於創建新公司。她說,「父母當時把這個決定視為我不愛他們的表現,他們非常不滿。但其實這是我和自己下的賭注,選擇我認為更美好的未來做出最優規劃。」即使大學輟學,這位億萬富翁仍承認高等教育的價值。郭如意認為,上大學讓她累積豐富人脈,這份人脈對她身為創辦人來說彌足珍貴...
財經

中國富豪正集體「撤離」新加坡

近期,有海外媒體報道,大量中國富豪資金流出新加坡,形成了「撤離潮」,引發廣泛關注。報道指出,新加坡監管周期性收緊,加上家辦審批變慢,讓一部分客戶感覺效率下滑、信心受挫,從而選擇撤離……至於為什麼?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1.從轟動全球的30億洗錢案說起!2023 年,新加坡爆出一起金額達30億元新幣的重大洗錢案,震動金融圈。主要涉案資金源自網路賭博、電信詐騙等。這起案件不僅打擊了公眾信心,也讓國際金融圈開始質疑新加坡的反洗錢機制是否存在漏洞。隨即,新加坡政府迅速出手,2025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推出一系列新規,對家族辦公室、加密資產、財富流入等全面提標。以《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FSMA)為例:沒有持牌的加密平台將被強制停運家辦申請人需披露家庭成員(包括現任或前任配偶、收養子女、繼子女等)。要僱傭新加坡本地員工,資本門檻設在25萬新元起跳也就是說,現在新加坡設立家辦不僅要說明資產來源,而且對「受益所有人」(beneficial owners)的披露要求擴大,提供詳細的家族結構的信息。這些資料不是一次交完就好,而是持續追蹤、年年更新,這可能多少對中國富人來說,觸及了隱私與成本底線。根據 Henley & Partners 發布的數據:2024 年新加坡百萬富翁凈流入3,500人 2025年預估將下滑至1,600人,直接腰斬!2.各金融領域監管層層加碼除了家辦審核越來越嚴格,新加坡對加密貨幣的監管也在大幅收緊。前幾年,新加坡的加密圈可謂是風光無限——門檻低,監管松,很多項目和資金都蜂擁而入。2019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推出了《支付服務法案》,規定數字貨幣平台需要牌照,但當時允許企業一邊申請牌照一邊運營,這種「先...
財經

華爾街巨頭示警:像極了70年代初

  10月7日,在金價即將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之際,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瑞·達里奧(Ray Dalio)建議投資者在投資組合中配置高達15%的黃金,以應對通脹上升和全球金融不確定性帶來的系統性風險。  達里奧在美國康涅狄格州格林尼治經濟論壇(Greenwich Economic Forum)上表示:「從戰略資產配置角度來看,黃金是非常優秀的投資組合分散化工具。當傳統資產下跌時,黃金往往表現突出,因此,約15%的黃金配置是合理的比例。」  截至發稿,現貨黃金最新交易價格為每盎司3984.78美元。推動金價飆升的動力主要來自投資者對全球財政赤字擴張、地緣政治緊張以及美元貶值風險的擔憂。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  通脹與債務環境重演「70年代困境」  達里奧將當前的經濟環境與上世紀70年代進行了類比,當時美國正經歷高通脹、高財政支出與高債務負擔三重壓力,投資者對紙幣和金融資產的信任被嚴重侵蝕。  「這與上世紀70年代初非常相似,」達里奧指出,「當你持有債券或現金,而債務供應不斷膨脹時,這些都無法再成為有效的財富儲藏手段。」  他認為,在「貨幣貶值與財政濫發」的時代,黃金的獨特屬性——不依賴他人償付——讓它成為避險資產中最具獨立性的存在。  投資組合配置理念挑戰傳統「60/40」模型  達里奧的觀點與傳統理財顧問建議形成鮮明對比。傳統資產配置模型通常建議投資者持有60%的股票和40%的債券,而對黃金、商品等另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僅為低個位數,理由是這些資產不產生現金流。  然而,達里奧認為,傳統模型在高通脹與貨幣貶值周期中失效。「當前債券的實際回報已經被通脹侵蝕殆盡,而股票估值高企、地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