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重申科技自立目標 中國科技發展面臨內外困境
習近平還特別提到,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至關重要。
在中美地緣政治持續緊張的背景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強調科技創新對中國未來發展的戰略重要性,推動自立自強的科技路徑。然而,專家警告稱,過度依賴政府投資模式和出口導向的科技發展策略可能將加劇其長期面臨的困境。
在中國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之際,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近日重申了科技創新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戰略地位。
據中共黨媒新華社報道,習近平本周在安徽考察期間表示,科技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關鍵。他在視察安徽省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展示時,特別關注了智能網聯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人工智慧和生命健康等高新技術領域。他強調,科技創新必須依靠自身力量,要加速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而不是依賴外部力量。
習近平還特別提到,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至關重要。他指出,要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的深度融合,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性布局未來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型生產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集群。
中國在科技競爭、尤其是未來產業領域展現出強烈的領先意圖。針對未來產業的布局,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主席羅伯特·阿特金森(Robert D. Atkinson)書面回複本台時分析說,中國的發展戰略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不同,不僅僅著眼於提高生產力和人均GDP,而是以獲取技術優勢、超越西方科技領軍者為目標。因此,中國選擇「搶先投資未來產業」,是因為誰在這些領域中領先,誰就有可能在全球範圍內佔據主導地位。
「(科技創新)不是一種經濟增長策略,而是一種國家實力戰略。中國在科技創新上投入了大量資金,這些資金本可以用在更廣泛的領域來提高生產力,比如農業、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