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都不要了?港府只准官辦選舉論壇
立法會換屆選舉不足一個月便舉行投票,港府連辦39場論壇造勢,卻傳出不少負面消息,包括只准官辦論壇,臨時叫停三家電視台籌備中的選舉論壇,有「只許州官放火」之嫌;傳媒更發現,有出席論壇助選的市民,連候選人的名字也說不出,而相關報道更被火速下架;最普遍的批評則是論壇候選人均是「零互動」和「零質詢」,被指欠缺可觀性。不過,負責辦選舉的高官則滿意官辦論壇的效果,稱達良性競爭目標。港府在周一(11日)確認 161名候選人全屬「愛國者」的首日,已隨即安排身為政府部門的「香港電台」啟動選舉論壇「攻勢」,連續二十日舉辦39場「愛國者同心治港」論壇,讓候選人可以在官方選題和安排下發表政綱。由在三個選舉界別中競爭相對激烈的地區直選組別打頭陣,於五天內分上丶下午場,為十個地區選區舉辦論壇。根據已舉辦的八場選舉論壇,在形式上與以往類似,除讓各候選人介紹其政綱外,更設有提問丶辯論丶跟進及總結四個環節;但細節卻與過往大不同,包括論壇主持並非由資深傳媒人擔任,而是改由沒有新聞經驗的藝人代替;在論壇開始時,會要求在場候選人的助選團和支持者齊喊三次「投入選舉,共創未來」的口號,而非喊候選人自己的選舉口號;首日論壇的辯論環節,更出現候選人各自表述已預先準備的問題和答案後,「零質詢」和「零辯論」的情況。負責主辦選舉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直言「效果理想」,指論壇能讓候選人有機會充分展示政綱和對不同議題的看法,強調選舉論壇是良性競爭和交換意見的場合,已做到讓外界加深認識候選人的效果,達到當局的目標。不過,在周二(12日)的選舉論壇後,有電視台訪問多名出席論壇的助選市民發現,出席助選者叫不出候選人名字的情況;也有助選團成員承認,是經同鄉會安排參與論壇和助選;更有出席的選民指出,論壇安排過於倉促,他們只是突然被叫來出席活動,不清楚活動的細節。更惹爭議的是,上述報道在播出幾小時後,內容被大幅修改,有關出席者負評論壇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