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窗事件」後,官方推出三篇文章:打倒破窗者…
知灼|砸窗事件後,官方推出三篇文章:打倒破窗者……2025年7月7日
7月2日,K1373次列車因貨運列車侵入正線導致脫線滯留近3小時。
網友發布的多段現場視頻顯示,車內多名乘客滿臉大汗,有男性乘客脫去上衣赤膊,一名工作人員上衣也已濕透;也有乘客對工作人員說:「快悶死了,能不能開車門。」
事發後,3號車廂內一名男性乘客取下安全錘砸破車窗。這一舉動,讓悶熱的車廂得到了通風。當即引得不少乘客拍手叫好。
一名乘客向媒體回憶,窗戶被砸後「風吹進來了,就舒服多了,車上溫度計顯示的溫度也降下來了」。
但該男子卻受到鐵路公安教育批評,此事引發熱議。
面對輿情,隨後鐵路部門通報稱未達破窗標準:
廣鐵長沙客運段稱已打開80餘個氣窗通風(廁所、乘務間等),車內溫度31℃左右,僅1名女性乘客頭暈,未達「開啟車門/破窗」的緊急程度。
滯留線路無站台、車門離地1.5米、夜間無照明,開門或破窗可能引發乘客跳窗摔傷等次生風險。
分發礦泉水、八寶粥,協調救護車待命,空調恢復後對砸窗男子批評教育並修復車窗。
然而官方發布上述消息後,再次引發輿論的質疑。
親歷者稱車廂溫度超38℃,多人中暑暈倒(含老人),乘務員制服被汗水浸透。
另外,氣窗集中於車廂連接處(非乘客密集區),空氣流通不足;乘客多次請求開門遭拒。
有律師指出砸窗符合《民法典》第182條「緊急避險」,保護的生命權高於財產權。
也有消息指,鐵路規定空調失效超20分鐘應啟動通風或疏散,但現場超3小時未執行。
特別是警方對破窗者未拘留或罰款——「批評教育」隱含行為不當的定性,與緊急避險的法理衝突。
於是,民眾呼籲表彰而非追責,認為砸窗者避免更大健康風險——然而面對民眾質疑,他們方面不僅不道歉,反而被曝出組織御用「槍手」反擊民意。
知名自媒體「建設性意見」發現曝光了此事。
據披露,砸窗事件後,官方出現了3篇文章。
1、破窗不是自救壯舉,情緒脫軌更不能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