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2 11 月

社會

社會

川普恐要扳倒聯準會主席 大動作調查25億翻新工程

白宮對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總部翻新工程成本超支的調查,引發外界猜測,美國總統川普可能試圖撤換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 儘管川普曾公開承諾,不會在明年春天鮑爾任期結束前將他免職,但《政治》(POLITICO)新聞網11日報導,白宮管理及預算局(OMB)局長伏特(Russ Vought)針對聯準會華盛頓總部耗資25億美元、進行翻新工程長達數年的調查,顯著加劇了川普政府對鮑爾的攻勢。 川普及其他高層官員多次抨擊鮑爾拒絕降低利率,最近更指控他在國會證詞中對翻新工程的描述誤導議員。廣泛認為,這是白宮試圖為川普以「正當理由」將鮑爾免職鋪路。 「他們似乎在設法為管理不善及違反某些聯邦規則提供有力的理由,」華府法規研究機構聯邦金融分析公司(Federal Financial Analytics)管理合伙人佩特羅(Karen Petrou)說,「所有針對貨幣政策的指責都與這無關,它只是一項直截了當的行政措施。」 \'Huge deal\': White House probe fuels speculation Trump could oust Powell https://t.co/wiDWkJa9ky — POLITICO (@politico) July 11, 2025 最高法院已表明,總統不能隨意撤換聯準會官員,但白宮對鮑爾在監督聯準會財務,而非貨幣政策決策上的調查,使鮑爾直接面臨法律威脅。雖然川普不斷要求降低利率,但聯準會極力捍衛自身獨立性,這次川普政府對鮑爾領導地位的攻擊,可能使聯準會與希望對利率設定有更多發言權的總統發生衝突。 華爾街真的看到川普設法開革鮑爾,市場很可能陷入動蕩不安。包括經常批評鮑爾的民主黨資深聯邦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在內,兩黨議員都警告,聯準會因免受短期政治壓力的獨立性,鞏固了美國在全球金融的主導地...
社會

路透:中油欲搶進美國頁岩氣資產 瞄準川普貿易新局

3位知情人士向路透表示,台灣國營能源公司中油(CPC Corp)正處於初步討論階段,計劃收購美國的頁岩氣生產資產,以確保穩定的天然氣供應,支撐台灣經濟發展。 若交易成功,中油將加入越來越多亞洲企業投資美國天然氣資產的行列,在美國正擴建液化天然氣工廠擴大出口能力的同時,取得對該能源商品的持有權。 這項潛在交易可望提升台灣在對美關係的政治籌碼,特別是在川普政府將增加美國能源進口與關稅政策掛鉤的背景下。 知情人士指出,中油近幾個月曾評估收購由上市與私募資本支持的天然氣公司所持有的資產,這些公司活躍於與現有或即將建成的液化天然氣工廠相關的頁岩產業,例如:位於東德州與路易斯安那的海恩斯維爾(Haynesville)海頁岩氣田。 消息人士還透露,中油也曾考慮收購美國阿帕拉契盆地的馬塞勒斯(Marcellus )頁岩區的成熟氣田資產。 該區由於技術進步,近年能以較低成本提高產量,因此買家興趣日益增加。 路透表示,中油公司尚未對此消息做出回應。消息人士強調,由於交易尚未確定,中油亦可能尋求其他地點的資產。他們因談判涉及機密,要求匿名發言。...
社會

氣氛異常「融洽」 改名換面盧比歐 中美解套穩下來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與中國外長王毅11日的會面,氣氛異常「融洽」,會吵架的話題都先不談,更多強調要管控分歧、擴大合作。昔日遭北京制裁的對中鷹派大將,在「改名」後,變得收斂克制,緊繃的中美關係也得到緩解,在主子川普對川習會表達強烈意願下,雙方都鉚足全力,要為中美關係營造良好氛圍。 11日在吉隆坡的盧王會,是兩人第一次面對面會談,特別的是雙方會後的新聞稿,對台灣問題、一中原則等關鍵字,隻字未提,僅以「王毅『全面闡述』了中方對發展中美關係的原則立場」概括,中美並同聲以「積極、建設性、務實」等正面詞,定調這場會晤。 盧比歐在會後的記者會上,被連番問及與王毅是否談到台灣問題?有無關切台灣軍演?有沒有被警告不要讓賴清德過境美國?面對尖銳追問,盧比歐完全沒被「觸發」,而是反覆強調「這不是一次警告型會議」、「這不是一場談判(negotiation),而是場會面(meeting)」,他也稱,北京對台灣的立場早已眾所周知。處處展現不願挑起矛盾的收斂。 對照參議員時代的盧比歐,因提出聲援香港和新疆人權的法案,2020年兩度遭北京制裁,還曾提出「促進台灣和平法案」、「台灣關係強化法案」,主張優先處理對台軍售且不限防禦性武器,以及讓AIT升格等。事事與北京唱反調。 更微妙的是北京的態度,在盧比歐確定出任國務卿後,今年1月,有外媒發現中國官方對盧比歐(Marco Rubio)的官方中文譯名,從「盧比奧」變「魯比奧」,是不是要以此作「切割」?當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稱,「更重要的是他的英文名字」、「中方制裁針對的是損害中國正當利益的言行」、「中美兩國高層官員有必要以適當方式保持接觸」。 如今在中立的第三地馬來西亞,上演盧王會,制裁問題解套,也宣告中美關係穩了下來,雙方將努力促成川習會;不過在一細節處,北京還是給盧比歐偷穿小鞋。 據中國外交部官網,王毅7月10到12日在吉隆坡總共與12國外長會面,新聞通稿都配上2...
社會

法院撤銷9·11恐襲關鍵嫌疑人與政府的認罪協議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對9·11事件主謀穆罕默德(Khalid Sheikh Mohammed )的長期訴訟案仍懸而未決,因為上訴法院本周撤銷了政府此前協商但後來撤回的認罪協議。實際上,這項裁決使該案預計將提交軍事委員會審理。目前尚不清楚何時會開庭。 穆罕默德被指控策劃並指揮了基地組織於2001年9月11日劫持客機撞擊世界貿易中心和五角大樓的陰謀。另一架被劫持的飛機墜毀在賓州的一片田野中。這場美國史上最致命的攻擊事件共造成近3,000人喪生。穆罕默德於2003年在巴基斯坦被捕,最後被押送至古巴關塔那摩灣的美軍基地。當時,美國關押著數百名在布希總統「反恐戰爭」中被俘的人員。 軍事檢察官於2008年對穆罕默德及其幾名同案被告提起訴訟。奧巴馬時代曾計劃在紐約的民事法庭審判他們,但該計劃失敗後,案件仍留在軍事委員會。 該案件在法律和後勤方面面臨重重挑戰,拖延多年。爭論的焦點在於,這些人在被捕後的最初幾年,被中情局拘押期間遭受的酷刑,對證據和案件造成了多大程度的損害。穆罕默德曾遭受183次水刑。 軍事檢察官和辯護律師幾年前就開始了認罪協商。去年,穆罕默德和另外兩人同意認罪,根據一項協議,他們將被處以終身監禁,而不是死刑。協議也要求這些人回答9·11事件受害者家屬提出的問題。軍事檢察官稱這項安排是「最終解決和伸張正義的最佳途徑」。一些9·11事件受害者家屬也認為,這項協議是結束這起痛苦案件並從被告那裡得到一些答案的最佳希望。但其他受害者家屬表示,審判才是獲得正義和資訊的正確途徑,有些人認為認罪協議是投降。共和黨議員也批評了這項在民主黨總統拜登執政期間達成的協議。 當時擔任國防部長的奧斯汀(Lloyd Austin)很快就撤銷了這項協議,稱受害者家屬、美國軍隊和美國公眾「應該有機會」見證軍事委員會的審判結果。 辯護律師和政府在各個法庭上就奧斯汀是否有權合法廢除這項協議展開了爭論。幾個月...
社會

議員們參觀「鱷魚惡魔島」 但有人質疑究竟能看多少

I visited Alligator Alcatraz today with several of my congressional colleagues to fulfill our duty and conduct necessary oversight. What we saw today is a ridiculous project built in the Florida Everglades solely for political purposes. pic.twitter.com/WB0MvMh8Gz — Congressman Jared Moskowitz (@RepMoskowitz) July 12, 2025 據《美聯社》報導,佛羅里達州議員們於周六參加了州政府安排的參觀,參觀了新建的大沼澤地移民拘留中心。此前,部分議員被禁止參觀這座被官員戲稱為「鱷魚惡魔島」的偏遠設施。 周六上午,民主黨和共和黨州議員以及國會議員前往該設施。由於政客眾多,他們被分成多個小組,參觀了這座擁有3000張床位的拘留中心。該拘留中心是佛羅里達州在沼澤地環繞的一條孤立機場上迅速建成的。 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和共和黨同僚們大力稱讚這座臨時拘留中心,由帳篷、拖車和臨時建築組成,在短短几天內建成,是對特朗普總統大規模驅逐令的有效且強硬的回應。在特朗普參觀並稱讚該設施後,首批被拘留者於7月3日抵達。 該拘留中心被描述為臨時設施,旨在幫助特朗普政府實現將美國移民拘留容量從4.1萬人提升至至少10萬人的目標。佛羅里達州拘留中心地處偏遠,其名稱,致敬臭名昭著的惡魔島監獄(Alcatraz),該監獄曾關押加州的聯邦囚犯,旨在強調遏制非法移民的訊息。 在該設施啟用前,州政府官員表示,被拘留者將獲得醫療服務、持續的空調、休閑場所、律師和神職人員的協助。但被拘留者及...
社會

在川普險遭暗殺一年 朋友和盟友看到了他改變的跡象

據《美聯社》報導,本月初特朗普總統在愛荷華州博覽會場登台,拉開美國建國250周年慶典的序幕,突然聽到遠處傳來類似煙火的聲音。特朗普在一堵厚厚的防彈玻璃牆後說道,「我聽到的是不是我想聽到的?」。他打趣道,「別擔心,那只是煙火。我希望如此。這句著名的臨終遺言。」引來陣陣笑聲和歡呼聲。 就在特朗普在賓州巴特勒險遭暗殺一周年紀念日的前幾天,這番話再次清晰地提醒人們,那天一名槍手在競選集會上開槍,擦過特朗普的耳朵,導致人群中一名他的支持者死亡,對特朗普的影響至今揮之不去。這次襲擊徹底顛覆了2024年的競選,並引發了為期10天的瘋狂競選活動,包括特朗普耳朵纏著繃帶凱旋抵達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總統拜登決定放棄連任以及副總統卡哈里斯被推選為繼任者。 據他的朋友和助手們說,距離結果大相徑庭僅一年後,特朗普依然是那個特朗普。但他們看到的跡象表明,除了在台上保持高度警惕之外,與死神擦肩而過確實在某些方面改變了他。他們說,他更加專註,更加感恩,並公開表示他相信上帝拯救了他,拯救了國家,並贏得了第二個任期。 許多經歷過創傷事件的人試圖將之從記憶中抹去,而特朗普卻用各種紀念品裝飾著自己,紀念現代政治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期。他用藝術作品裝飾了白宮和他的高爾夫球杆,描繪了槍擊事件發生後他站起來,誇張地揮舞拳頭,高呼「戰鬥,戰鬥,戰鬥!」的那一刻。一幅描繪當時場景的畫作如今懸掛在白宮國家樓層門廳的顯眼位置,靠近通往總統官邸的樓梯。今年早些時候,他開始在橢圓形辦公室里「堅決桌」旁的一張邊桌上展示這幅場景的青銅雕塑。 雖然他在共和黨大會演講中表示,他只會談論一次發生的事情,但他經常分享自己如何在恰當的時機轉過頭,展示他「史上最喜歡的」南部邊境過境圖表的故事,他認為這張圖表救了他的命。 上個月在白宮簡報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他承認槍擊事件對他的身體造成了揮之不去的影響。他指著耳朵說,「我偶爾會感到那種隱隱作痛,但你...
社會

川普笑不出來 點名威脅笑星:考慮撤銷她的國籍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on Saturday said he might revoke talk show host Rosie O\'Donnell\'s US citizenship after she criticized his administration\'s handling of weather forecasting agencies in the wake of the deadly Texas floods. \"Because of the fact that Rosie O\'Donnell is not… pic.twitter.com/eVc3jlDPMY — KUWAIT TIMES (@kuwaittimesnews) July 12, 2025 美國總統川普周六一大早,除了在 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 )上公布對歐盟、墨西哥開徵的對等關稅新稅率,他還發了一篇文說:「認真考慮」撤銷知名喜劇演員、主持人與作家蘿西歐唐納(Rosie O\'Donnell)的美國國籍。 現年63歲的蘿西歐唐納曾以個人脫口秀《The Rosie O』Donnell Show》獲得多座艾美獎肯定,她也是好萊塢中積極推動LGBTQ權益的活動家。 川普在貼文中寫道:「由於蘿西歐唐納不利於我們偉大國家的利益,我正在認真考慮撤銷她的國籍。她是對人類的威脅,應該留在愛爾蘭這個美麗的國家——如果他們願意接納她的話。上帝保佑美國!」 蘿西是川普的長期批評者。她今年與家人搬到愛爾蘭,並在 TikTok 上表示:「當美國真正對所有公民都安全、賦予平等權利時,我們才會考慮回來。」 她持續在 TikTok 和其他社交平台上批評川普。她本周稍早發文表示,川普「用他可怕的決策讓這個國家陷入危險」,還指出從削減國家氣象局預算到德州閃電洪...
社會

漢莎航空執行長夫人義大利度假 撞死保母還肇逃 !

「Willing to cooperate」 but fled back like coward to safety of Germany and expensive lawyers to protect her&issue lovely statements? What BS. A beautiful young girl is dead. Will this be a case of justice denied? 「Vivian Alexandra Spohr,51 — married to..」 https://t.co/hFJzB6ULzx — Sabre (@Sabre31686865) July 12, 2025 德國漢莎航空億萬富翁執行長的妻子在義大利撒丁島度假時,撞死了一名保母后遭調查過失殺人,但卻已搭機返回德國。 51歲的薇薇安亞歷山大史波爾(Vivian Alexandra Spohr)是漢莎航空執行長卡斯滕史波爾(Carsten Spohr)的妻子,兩人育有2女。 根據《Corriere News》報導,周二下午她駕駛BMW X5,在義大利高級度假小鎮波多切爾沃(Porto Cervo)撞上正在斑馬線上的24歲女子蓋亞科斯塔(Gaia Costa)。 據《Italien News》報導,史波爾當時還繼續開車,直到目擊者攔下她,她受到驚嚇後甚至當場昏厥。報導指出,急救人員花了20分鐘試圖搶救科斯塔,但她因頭部重創傷重不治。 儘管史波爾被正式列為過失殺人調查對象,但據報她已搭機返回德國柏林。不過,她並沒有法律義務必須留在義大利,律師表示她願意全力配合調查。 她的律師向《La Repubblica》表示:「捲入這起悲劇事故的薇薇安史波爾對此深感震驚與懊悔。她已完全配合法院的調查,雖然她明白如此重大的個人損失無法彌補,但她將採取行動,儘力減...
社會

學者用大數據分析了美國「大而美」法案的國際反應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7月4日正式簽署並生效了所謂的「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為全面評估該法案對全球主要經濟體所產生的潛在影響,研究團隊綜合採用大數據挖掘與人工智慧分析技術,對6月30日至7月6日的全球社交媒體相關信息進行了系統梳理與分析。 研究發現,對於該法案國際社會整體態度偏向負面,38.1%的相關言論表達反對,僅8.5%持正面觀點。美國盟友(如英國、加拿大、德國等)普遍擔憂本國製造業、能源及就業將受衝擊,印度、日本則因政策紅利預期反應較積極。美國國內亦輿情洶湧,反對聲佔比達42.2%,遠高於支持者的10.6%。   國際社會對「大而美」法案持負面態度居多 據數據顯示(如圖一和二)世界各主流媒體、社交媒體、網上討論區等與「大而美」法案相關的信息、報道共3225433條,國際社會上僅有8.5%的輿論持正面態度,38.1%的輿論持負面態度。 世界對美國「大而美」法案最關注的國家,除了美國和中國之外,還有加拿大、英國、澳州、印度、德國、日本、法國和義大利等國家 加拿大、英國和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傳統盟友,與美在貿易和能源等領域聯繫緊密,「大而美」法案所涉及的跨境稅收和能源補貼政策將直接衝擊其對美出口和投資布局。加拿大因深度嵌入美國產業鏈,尤受清潔能源政策調整影響。約28吉瓦的風電與太陽能項目面臨取消,多個電池廠項目停工,恐影響上百萬就業崗位。英國和澳大利亞則擔心第899條「報復稅」條款,可能引發對美投資大幅減少。 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的討論重點集中在「汽車與交通」領域,反映出三國作為製造業強國,對法案中製造業稅收優惠尤為敏感。「大而美」法案旨在吸引製造業迴流美國,令歐企面臨更激烈競爭,可能喪失部分美歐市場份額。同時,歐盟大力推進「碳中和」,但該法案削減新能源項目支持,對風電、太陽能等綠色產業構成衝擊,德國等新能源出口國受損尤甚。 印度關注「大而美」法案對全球產業鏈重構的影響,視其...
社會

德州洪災死亡人數上升 最新的洪水預警已經·生效

據《美國今日》報導,自從瓜達盧佩河泛濫以來,德克薩斯州的房屋和青年營地已被洪水沖毀,一周多以來,隨著死亡人數的持續上升,人們對周六山區失蹤的數十人獲救的樂觀情緒也逐漸消退。 數百名救援人員,其中許多是志願工,在數英里的廢墟中搜尋失蹤人員的蹤跡。但受災最嚴重的克爾縣官員表示,自7月4日洪水發生以來,他們還沒有救出任何倖存者。光是該縣就有約160人失蹤。 截至7月12日上午,死亡人數已上升至至少129人,克爾縣和特拉維斯縣當局報告稱已找到更多罹難者遺體。據克爾縣聯合資訊中心稱,該縣的罹難者人數已上升至至少103人,其中包括67名成人和36名兒童。崔維斯縣發言人涅托(Hector Nieto )向《美國今日》證實,死亡人數從8人上升至9人。此前,官員表示,至少有27名來自神秘營(Camp Mystic)的營友和輔導員喪生。神秘營是個備受歡迎的基督徒女子營地。 特朗普總統周五與第一夫人梅拉尼婭視察災情時說道,「我從未見過這樣的事情,我見過很多更糟糕的事情,這場災難的破壞程度令人難以置信。」 包括州長在內的德州當局已承諾,搜救人員將持續搜尋,直到所有失蹤者都找到為止。希爾縣(Hill Country)仍有數十人失蹤,其中大多數來自克爾縣。然而,專家表示,災難發生後通報的失蹤人數往往被誇大。據信約有170人失蹤,其中161人在克爾縣失蹤。其他縣也報告了幾名失蹤人員,其中包括伯內特縣的志願消防隊長菲利普斯(Michael Phillips)。菲利普斯最後一次露面是在一周前,當時他正在回應救援電話,隨後他和自己的車輛被捲入洶湧的洪水中。車輛已被找到,但菲利普斯不在車內。 伯內特縣警長辦公室周六表示,「專業隊伍和設備正在持續部署到搜索區域,為了找到他,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甚至直到夜幕降臨。」 據國家氣象局奧斯汀和聖安東尼奧辦公室稱,受災嚴重的德州山區已發布洪水預警,有效期至7月13日晚間。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