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進入第4年,俄軍近期透過強化電子干擾,使烏軍前線通訊多次中斷,各地包圍戰陸續形成,台灣退將栗正傑表示,烏克蘭缺乏有效「跳頻」反制技術,造成指揮鏈斷裂。
栗正傑在中天節目《全球大爆卦》表示,俄軍目前採用的電子干擾方式並不複雜,原理近似一般無線電通話,「一台干擾設備就能封鎖約50公里的通訊。如果10台同時啟動,就是5百平方公里的區域完全失去指揮能力。」他強調,烏軍若具備較先進的通訊技術,應能自動跳頻避免持續遭壓制,但實際情況顯示烏軍裝備不足,導致俄軍輕易掌握並封鎖其行動。
俄烏戰爭進入第4年,俄軍近期透過強化電子干擾,使烏軍前線通訊多次中斷,各地包圍戰陸續形成,台灣退將栗正傑表示,烏克蘭缺乏有效「跳頻」反制技術,造成指揮鏈斷裂。
栗正傑在中天節目《全球大爆卦》表示,俄軍目前採用的電子干擾方式並不複雜,原理近似一般無線電通話,「一台干擾設備就能封鎖約50公里的通訊。如果10台同時啟動,就是5百平方公里的區域完全失去指揮能力。」他強調,烏軍若具備較先進的通訊技術,應能自動跳頻避免持續遭壓制,但實際情況顯示烏軍裝備不足,導致俄軍輕易掌握並封鎖其行動。
除電子戰優勢外,栗正傑說,俄軍近期在東部多地再次採用傳統的「圍點打援」戰術,先以部隊包圍城鎮,使烏軍被迫調動精銳部隊前往救援,再在外圍殲滅援軍,「圍住目標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在於殲滅前來救援的主力部隊。」
對於烏方提出的停火條件,栗正傑說,現階段缺乏實質戰力的情況下,俄方沒有理由停止攻勢,「就算只剩頓巴斯,俄羅斯的戰略安全仍無法確保。烏克蘭仍可能被北約進一步武裝。」他警告,敖德薩(Odesa)為烏克蘭主要出海口,一旦失守,烏克蘭恐成內陸國,不僅國力大幅削弱,北約軍援也會受到嚴重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