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將再度舉辦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各國金融領袖關注中國經濟局勢
香港將於今年11月中旬再次舉辦「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預計將吸引數百名全球頂尖金融機構領袖出席,其中包括多家美資銀行的行政總裁。分析人士認為,各國金融領袖積极參与此次峰會,或與中國經濟持續低迷有關,部分金融機構可能正在為加速撤資中國做準備。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計劃於11月18日至20日舉辦本年度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這是該活動連續第三年在香港舉行。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預計今年將有數百名金融機構領袖出席峰會,其中超過100人是集團主席或行政總裁。根據香港媒體報道,摩根大通和高盛等美資銀行將連續三年派出高層參與此次峰會。
外資撤離中國創紀錄
中國經濟的持續低迷導致外資加速撤離。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8月初公布的數據,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直接投資負債」減少了1050億元人民幣(約合150億美元),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大撤資規模。據彭博社報道,如果這種趨勢持續到年底,將是自1990年有可比數據以來首次出現年度凈流出。這反映了外資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悲觀態度。
畢業於山東大學的金融學者司令對美國之音表示,在外資加速撤離中國的大背景下,各國金融領袖對於此次在香港舉行的峰會表現出極大興趣並不矛盾。司令認為,香港作為獨立關稅區,為外資提供了一個中轉平台,方便其從中國大陸撤資,此次峰會正好為外資提供了一個絕佳的互動平台。
「香港被外資當作撤出整個大中華區的投資環境的跳板。外資首先要在香港進行周轉,然後再從大中華區撤離,」司令解釋道。他指出,儘管香港的投資環境和自由度也因《國安法》實施而有所惡化,外資依然需要時間在香港停留並處理資產。「外資也會關注,能否有新的投資機會在香港產生,以及資產在香港的周轉環境是否安全。」
司令還指出,華爾街主要投資銀行對中國經濟狀況的判斷非常明確,普遍認為中國正陷入長期經濟衰退,GDP增速已進入「L型」模式。
「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