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2 11 月

港澳台

高雄13歲中輟少女迷重機女神 輟學蹺家被勸回
港澳台

高雄13歲中輟少女迷重機女神 輟學蹺家被勸回

13歲中輟少女時常不上學也不回家,被警方找到後勸導返家。(圖由民眾提供) 〔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在外遊盪不回家,少年警察隊獲報後展開協尋,發現13歲小玉常看重機女神騎車的影片,並查出會到西子灣一帶看車友騎車,15日前往訪查果然發現小玉的身影,並順利勸導返家。小玉因爸媽都忙於工作,從小由阿公阿嬤帶大,直到近年才由爸媽帶回同住,但因多年的隔代教養使親子間發生隔閡,爸媽因「管不動」常與她發生爭執,暑假前夕,小玉因貪玩且手機被父親沒收而負氣不再去上學,甚至一出門就失聯,偶爾幾天才回家一次,因3天以上未到校遭通報中輟,由少年隊介入協尋。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市少年隊調查,小玉不喜讀書、喜愛交朋友,而且對重型機車頗有興趣,在社群上常關注各大重機社團,經訪查小玉的同學及社群上互動的朋友等,得知小玉經常會前往西子灣附近看車友的重機和騎重機的英姿,因此決定前去西子灣查訪車友,果真在西子灣重機騎士聚集地發現少女身影。經了解,小玉因本身身材高䠷,加上看了很多漂亮女生騎重機環島的影片,覺得又辣、又帥、又酷,夢想自己也可以成為重機女神,故經常前往西子灣車友聚集點欣賞各式各樣的檔車及重機車。小玉經勸導後願意隨警方返回警局,並通知家長前來接回,家長表示會調整親子相處方式,傾聽孩子聲音,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的情緒起伏與探索階段。少年警察隊隊長陳仁正呼籲,暑假期間應多與子女溝通,適度引導其興趣與社交行為,避免因衝突導致離家等意外情形發生。 文章來源:自由時報...
柯文哲延押庭發言全文曝 喊「押我一個就好了」
港澳台

柯文哲延押庭發言全文曝 喊「押我一個就好了」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京華城案,遭羈押11個月,他15日在延押庭發出3點呼籲,首先是「司法勾結特定媒體」應嚴肅處理,維護台灣社會對司法的信度,第二是不要牽扯無辜守法的公務員,「押我一個就好了」,第三是不要用司法打擊公務員士氣,「公務員以後怎麼敢主動做事?」。他強調,死都不會逃亡,若要交1億保金,「我寧願繼續被關」。 柯文哲臉書刊出延押庭發言全文如下: 我已經羈押11個月,但今天不從個人的角度,而要以一個更寬廣的角度來討論本案,我有3個意見: 第一, 我在上星期指責檢察官唾面自乾,但我不希望你們真的唾面自乾。「司法勾結特定媒體,淪為政治打手」這個社會印象一定要嚴肅處理。 檢方扣押手機、USB,然后里面的資料,不在卷宗之內,甚至未曾在法庭上出現,卻一而再,再而三在媒體刊出。日前彭振聲副市長太太墜樓輕生的消息傳出,輿論大嘩,鏡新聞又出來當側翼,再一次把未曾公開的偵訊資料刊出,做媒體的認知作戰,這已經不是第幾次的問題,而是太多次了。 我知道在座的檢察官一定會說:「這不干我們的事,我們絕對沒有泄密」。我相信不是你們在泄密,或者是配合做媒體操作。但人民看到的就是「司法配合特定媒體,淪為政治打手」這個事實。不是你假裝沒看到,事情就不存在,或者人民也跟著沒看到。 台灣司法的社會信任度本來就很低,但在你們手中會完全破產。承辦的檢察官,既然你們是現任的司法人員,就有義務責任去維護它,不可讓司法在你們手中完全破產。鏡新聞這件事一定要處理,要對社會有交待。你們會說你們已經處理過了,但根本就是虛晃一招,相對於檢方處理罷免連署偽造案,殺氣騰騰,動輒收押,這種處理方式也差太多了吧!檢察官你們千萬不要唾面自乾。司法是國家最後一道防線,要被人民信任,不可放任它毀壞。 我是選過總統的人,不管怎麼樣都希望台灣會更好。 第二,司法唯一的目的就是社會的公平正義,不要有太多...
香港以國安為由將緊縮探監規定 恐使政治犯更孤立
港澳台

香港以國安為由將緊縮探監規定 恐使政治犯更孤立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港府以國安為由將修改《監獄規則》,緊縮探監規定。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回顧2019年,當時有不少所謂「探監師」為了繼續燃燒一些囚犯對政府的仇恨、不滿而去探監,他們濫用朋友的身分。這次法例改善後,探監將看是否切合維護國家安全等五大「特定目的」。 路透指出,法律界與人權團體對此表達關注,認為此舉可能使政治犯更加孤立。監獄權益倡導組織「Waiting Bird」指出,新措施將「進一步切斷政治犯的支持,削弱他們為正義與人權奮鬥的意志」。 鄧炳強7日出席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會議後會見媒體時表示,「維護國家安全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根據相關規定,特區政府有責任持續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體系,達到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 鄧炳強指出,香港現行《監獄規則》已經超過70年,基於國安考慮,需檢視《規則》是否需要更新。這次法例修訂主要將體現在三方面: 一、要強化懲教署整體執法效能; 二、加入維護國家安全的考慮元素; 三、令《監獄規則》更合時宜。 鄧炳強說,為達致上述政策目的,建議就《監獄規則》的相關條文明確賦予懲教署可基於「特定目的」,因應不同的情況對相關安排施加有需要的限制、條件或禁止,以防有人濫用《監獄規則》的制度危害國家安全,威脅監獄的保安、秩序及紀律,或妨礙在囚人士更生。 所謂「特定目的」或主要目的包括以下五項:維護國家安全;防止罪行發生;令在囚人士改過自新;保障任何個人的人身安全;維持監獄的保安、秩序及紀律。 此外,針對目前專職教士可以隨意探訪在囚人士。鄧炳強指出,因發現有人濫用,因此在新規定下,只要這些專職教士未能符合前述五個「特定目的」,懲教署署長有權拒絕其探訪。 鄧炳強稱,囚犯的宗教自由並不會因此受影響,因為只有特定指明的專...
美國大選前夕,中國出動大批機艦在台灣周邊海空域活動
港澳台

美國大選前夕,中國出動大批機艦在台灣周邊海空域活動

  中國空軍殲-16機 (台灣國防部網站) 華盛頓 — 台灣國防部星期天(11月3日)表示,台灣軍方當天偵測到35架次的中國軍機逾越傳統的台海中線,飛臨台灣南部空域,然後進入太平洋進行訓練,其中包括戰鬥機和轟炸機。這也是台灣連續第二天發現中國軍方在台灣周邊海空域進行密集活動。 台灣國防部發布的消息指出,星期天上午九時起,軍方陸續偵測到37架次的解放軍殲-16、轟-6、空警-500以及無人機等多型主輔戰機出海活動,其中35架次的戰機逾越傳統的台海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台灣西南、南部以及東南空域後飛赴西太平洋進行「遠海長航」訓練。 中共解放軍進入台灣周邊空域活動地圖 (PLA air activitie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Taiwan )Strait) 「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嚴密掌控,並檢派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適切應處,」台灣的中央社援引國防部的通報說。 路透社曾聯絡中國國防部,尋求對此事的評論,但是沒有收到回應。 路透社指出,北京視民主自治的台灣為其領土的一部分,而且經常出動機艦在台灣周邊海空域演習或警巡,以此宣示其對台灣的主權。但是在美國總統大選的前夕,仍進行這樣密集的軍事活動特別引起人們的關注。 台灣國防部還指出,自星期六上午六時至星期天上午六時,台灣軍方偵測到27架次的解放軍軍機出海活動,其中14架次的軍機逾越台海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台灣北部、中部、東南及西南空域;國軍還偵測到解放軍海軍六艘艦艇和三艘公務船在台灣周邊海域活動。 台灣國防部說,另有20架次解放軍軍機星期六晚間出海活動,機型包括蘇-30、空警-500和無人機,其中11架次戰機逾越台海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台灣北部、中部以及西南空域,與解放軍海軍艦艇一道執行「聯合戰備警巡」。 美國與台灣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是非官...
第二名台灣志願兵在烏克蘭戰場陣亡
港澳台

第二名台灣志願兵在烏克蘭戰場陣亡

  2024年10月30日,烏克蘭第24機械化旅的軍人頓涅茨克地區附近的前線安裝了反坦克地雷和非爆炸性障礙物。(烏克蘭軍方提供/美聯社發布) 赴烏克蘭作戰的一名台灣志願兵近日在俄烏戰事中陣亡。台灣外交部星期日(11月3日)證實此事,並表示將視家屬需要提供必要協助。他是第二名在烏克蘭戰場身亡的台灣志願兵。 綜合台媒報道,名為吳忠達的44歲台籍男子,星期四(10月31日)在烏克蘭東部城鎮阿夫迪伊夫卡執行夜間任務時﹐不幸被俄軍手榴彈擊中﹐當場身亡。惟戰火還在持續,烏軍尚未確認事發經過。 台灣外交部表示,於11月2日接獲通報後,立即向烏克蘭國際志願軍總部查證,獲告一名參軍國人不幸在前線陣亡。台灣外交部補充稱,家屬不願公布姓名,也不願受訪。 致力於支持烏克蘭的台灣牧師黃春生在其臉書稱吳姓志願兵是心裡非常柔和的「貓戰士」,為民主、自由而戰。留下未成年的2子1女,將由阿嬤照護。黃春生回顧兩人在社群軟體上的最後對話內容,吳當時提到「旁邊的民宅被炸到,我們準備要換安全屋。」 吳姓志願兵為台灣陸軍特戰部隊退伍軍人,去年加入烏克蘭國際軍團。他今年年中曾短暫回台,治療被炮彈碎片炸傷的大腿,7月再次前往烏克蘭,重回前線。 吳姓志願兵離國前,在接受台媒《自由時報》採訪時表示,家人對他去打仗的決定非常擔心,但他希望為正義而戰。 2022年11月4日,一名台灣志願兵曾聖光(曾煜閎)在烏東盧甘斯克戰場離世,是首位在烏克蘭戰場上犧牲的台灣人。 台媒TVBS報道,目前烏克蘭正規志願軍中還有六名台灣志願兵服役中。 台灣立委沈伯洋接受台媒中央社採訪時說,吳姓志願兵陣亡的消息,是經由台灣同袍回報給一名牧師,他協助居間聯繫,外交部正與烏克蘭軍方聯繫後續事宜。 沈伯洋表示,由於戰事仍在進行,目前使用無人機定位吳姓志願兵的遺體,待戰火稍歇後會將遺體取回,烏克蘭軍方也會...
台灣恐成美國「棄子」? 特朗普選前撂話再掀兩岸論戰
港澳台

台灣恐成美國「棄子」? 特朗普選前撂話再掀兩岸論戰

  資料照片:台灣與美國國旗。 台北 —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逼近,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Dounld Trump)近期針對台海議題頻頻放話,包括中國若對台動武,他將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並要求台灣繳納「保護費」等。中國方面對此冷嘲熱諷,中國國台辦稱台灣恐從美國的「棋子」變成「棄子」。分析人士說,中共把特朗普的選舉語言,套上一貫的統戰話術,意在離間美台關係,但真正難掩的恐是中方對選後美中關係的極度焦慮。 針對特朗普重申,台灣應向美國繳交「保護費」的說法,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星期三(10月30日)於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究竟是想「保台」還是「害台」,她相信多數台灣人已作出理智判斷,並深知美國奉行的是「美國優先」,在此前提下,台灣隨時可能從「棋子」變成「棄子」。 這不是朱鳳蓮第一次拋出棄子說,早在去年痛批美國對台軍售時,她就說過相同的話,而棄子說在台灣今年初的總統大選期間,也不斷被提起,並被用來挑起台灣人的「疑美論」。 由於本屆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中國和台海安全議題不再是兩大黨總統候選人的主要攻防焦點,所以,兩岸口水戰也少了點火花,不過,只要任何候選人對台海敏感議題發出隻字片語,都立即引發台海兩岸的關注。 特朗普:若中國犯台將加征高關稅 其中,特朗普10月18日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表示,如果中國「進入(Go into)」台灣,他將對中國貨加征150-200%的關稅到,甚至可能完全停止貿易。 當被到,台灣遭封鎖時,他是否動用武力援台,特訪普回說:「不需要,因為他(習近平)尊重我,他知道我瘋狂至極」。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訪問密歇根州迪爾伯恩的一家餐廳時發表講話。(2024年11月1日) 但他說,特朗普用加征關稅來應對台海軍事衝突的論述,過於簡化,已當過一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對兩岸...
身處台海緊張局勢中心的台灣緊盯美國大選進展
港澳台

身處台海緊張局勢中心的台灣緊盯美國大選進展

  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左)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卡瑪拉·哈里斯 2024 年 10 月 31 日都在內華達州舉行競選集會。 華盛頓 — 下周二(11月5日)就是美國大選投票日,全世界都在密切關注投票的結果,看看誰將是美國下屆總統。目前選情緊繃、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現任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之間的選戰進入最後階段,雙方爭鬥激烈,選情難分高下,兩人在內政外交上立場南轅北轍更讓包括美國盟友在內的很多國家忐忑不安。 台灣與許多美國盟友一樣,也以忐忑不安的心情關注和等待美國大選的結果。 台灣並不是美國此次選戰中的一個重要話題,但是與台灣一水之隔而且時刻不忘吞併和統一台灣的中國大陸卻是美國兩位總統候選人在選戰中面對的一個重要政策議題。 「我們非常關心美國大選,因為美國是我們最重要的盟友,」台灣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在接受美國《國會山報》(The Hill)採訪時表示。 「我們當然對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非常、非常(感興趣),但是如此表述之後,我還要說,支持台灣現在(在美國)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吳志中說。 美國兩黨和歷屆政府都相當挺台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特朗普擔任總統期間,也曾大力支持台灣,不僅在當選後破天荒地與當時的台灣總統蔡英文通電話,讓北京氣得跳腳,而且任內不顧北京的反對和抗議,一再批准向台灣出售先進的武器裝備。 但是特朗普曾不止一次公開表示,台灣的台積電「竊取」了美國的半導體晶元產業。更嚴重的是,他數次公開表示,台灣尋求美國的保護,就必須繳納「保護費」。特朗普甚至在援助烏克蘭抗擊俄羅斯侵略問題上都「心不甘、情不願」。 這一切讓台灣人擔心,如果特朗普在星期二的大選中獲勝,再次入主白宮,而中國大陸又在他任期之內的2027年攻打和奪取台灣...
台灣軍方人員在美軍基地接受「海馬斯」訓練 照片及名單遭中國網民轉貼引風波
港澳台

台灣軍方人員在美軍基地接受「海馬斯」訓練 照片及名單遭中國網民轉貼引風波

  資料照片:美國士兵在澳大利亞昆士蘭一個基地裝載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2023年7月26日) 華盛頓 — 台灣陸軍人員在美軍基地接受「海馬斯」高機動性火箭彈藥系統(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 HIMARS)訓練,美軍臉書專頁貼出內容和照片後被中國網民微博轉發,不僅公布照片還有台灣受訓人員名單及官階,事件在台灣引發風波,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星期五(11月1日)說,台灣採購海馬斯為公開信息,但還是會向美方反映希望美方多加註意,如今該臉書專頁已不見相關貼文和照片。 台灣採購29套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預訂2027年接裝完畢,今年夏天派遣陸軍人員到美國奧克拉荷馬州錫爾堡(Fort Sill)進行三周操作訓練。錫爾堡是海馬斯火箭炮系統訓練中心,該中心在其臉書專頁「Critz Hall, Fort Sill, OK」上貼出了美軍在這三周期間與台灣、羅馬尼亞及愛沙尼亞軍方人員共同訓練,以及他們各自代表的國家和地區的旗幟照片,數百張照片中包含了每一位受訓人員完成訓練後獲頒結訓證書的照片,他們的姓名以及官階。 台灣軍隊在美國受訓一事一向非常敏感,中國微博帳號「Ifx160219」在星期三的一個帖子中轉貼這些照片、名單和官階後引起台灣媒體注意,尤其美軍貼出的照片還有青天白日旗,背後是否有特殊意涵引起許多猜測,而且美方公開這些照片是否涉及泄漏台灣官兵的個人信息,在台海兩岸軍事緊張的局勢中引發不少質疑。 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星期五在進入立法院前被媒體問到此事時表示,台灣購買海馬斯「本來就是一個公開資訊,相關揭露的姓名因為是屬於一般性訓練,沒有揭露其他進一步個資(個人資訊)。不過我們還是會向美方反映,要注意這些。」 台灣中央社報道,國防部近日在向立法院提出的「美對台軍售案執行情形」書面報告中提到,陸軍向美方採購的29套海馬斯系統中預計在...
颱風「康妮」重創台灣後,給福建沿海帶來狂風暴雨,然後向日本方向移動
港澳台

颱風「康妮」重創台灣後,給福建沿海帶來狂風暴雨,然後向日本方向移動

  台北一男子在拍攝強颱風「康妮」施虐造成的房頂倒塌。(2024年11月1日) 華盛頓 — 強颱風「康妮」肆虐台灣並導致兩人死亡、海陸空交通中斷、多個縣市停工停課等嚴重災情之後,星期五(11月1日)已經離開台灣,進入台灣海峽並向中國大陸沿海方向移動。 台灣證交所星期五恢復交易,而災後清理和重建工作也正在逐步展開。 「康妮」星期四下午從台灣東部海岸登陸,颱風圈半徑長達320公里,颱風中心附近風力最高達每小時191公里。這是近30年來登陸台灣規模最大、烈度最強的颱風。 路透社援引台灣消防部門的消息報道說,颱風造成兩人死亡,其中一人在中台灣因為一顆大樹倒下砸中他駕駛的卡車而不幸身亡,另一人則是在台北被一根倒下的電線杆砸中而不幸喪生。美聯社說,颱風還造成580人受傷。 颱風登陸台灣後,台東山區記錄到的降雨量高達1.2米,它星期四夜間和星期五凌晨還以超過每小時130公里的風速橫掃台北都市區,颳倒2000多顆大樹以及成百上千個路牌。 一位網約車司機向美聯社談起他星期四夜間死裡逃生的經歷。 這位名叫宋子傑(Song Zi-jie,音譯)的網約車司機星期四夜間在台北剛剛將乘客送到目的地下車後,正在一個十字路口等紅燈,突然一顆被連根拔起的大樹砸到他的車上,嚴嚴實實地壓在車子的乘客位子上。他感覺到車頂壓在了頭上,因此忙將座椅的後背放倒,但是他無法開門脫身,只能躺在那裡,直到警察趕來將他救出。 「我嚇得要死,根本不知道怎麼辦,」宋子傑對美聯社說。他的車子損壞嚴重,但是人倒沒有受傷。「我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 星期五一早,台北市的工人已經開始移除道路上倒下的大樹、樹枝和雜物,一些前往立法院備詢的政府部長們也因為交通不暢而遲到。 台灣東部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中有兩名捷克登山者被颱風困在山中,救援人員出動直升機將兩人運往安全地帶。 路透社指出,台...
香港反修例運動五周年:未決案件成焦點,政府拒絕『劃線』免追究
港澳台

香港反修例運動五周年:未決案件成焦點,政府拒絕『劃線』免追究

  多名香港政府官員拒絕承諾,不追究2019年反修例運動被拘捕仍未被檢控的超過7千名被捕人士。 (美國之音照片) 五年前,香港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反修例社會運動。根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超過1萬人被捕,其中約7000人仍未被正式起訴。針對未起訴案件是否「劃線」免予追究,港府官員近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明確拒絕,認為儘早終止案件不符合法治原則。一些曾被捕的社運人士表示,他們對未來出入境可能遭遇再拘捕深感不安,並認為這將影響未來的職業規劃和生活。 港府拒絕對反修例未起訴案件「劃線」處理 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曾在去年2月表示,警方正審查相關案件,並計劃公布處理方案。然而,特首李家超隨後表態稱,設定「基於證據之外」的時間表並不現實,也不符合法治精神。時隔一年半,港府至今未有進一步進展公布。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近日建議政府「劃線」,儘快明確對證據不足的個案不再處理,但這一提議也遭到多位港府高層的反對。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在接受《明報》專訪時強調,未被起訴的個人應享有基本自由,但基於法治原則,嚴重刑事案件無時限追溯,所謂「劃線」不符法治精神。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也表示,任何不基於法律規定的時間界限都有違法治原則。 2019年因反修例運動被捕、至今未被起訴的社運人士周嘉發表示,他和許多被捕者一樣,對於出入境時可能被重新拘捕感到不安,甚至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帶來負面影響。他希望政府能儘快對未決案件有明確處理,顯示「向前看」的態度,而非繼續追究「陳年往事」。 社運人士指無限期被追究或影響工作 2019年曾經因為反修例運動被捕,至今未被起訴的社民連外務副主席周嘉發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五年來並不是好像林定國所講,可以如常生活,與很多被捕人一樣會擔心出入境的時候會否再被拘捕,也好像永遠都不知道律政司基於什麼考量,決定控告與否,他形容長期留著一條「尾巴」不是好事。 周嘉發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