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1 11 月

學費暴漲!研究生不讀了?

研究生學費暴漲。

數據顯示,2025年相較2024年普遍漲幅達20%以上。

比如,東華大學國際商務專碩,早期學費每學年不足一萬元,2024年漲到7.9萬元,2025年又攀升到10.9萬元/年。

再比如,某東部211高校翻譯專碩學費從每年8000元暴漲至2.5萬元,漲幅212%;另一所高校應用統計專碩學費從5萬元漲至7.5萬元,漲幅50%。

不少人感嘆,晚幾年畢業,就讀不起書了。

但是要注意,並不是所有的研究生學費普漲。碩士生分為學碩(學術學位碩士)和專碩(專業學位碩士),漲價的只是專碩。

根據國家政策指導,全日制學碩的學費標準受到較為嚴格的控制,其學費一般不超過每年8000元人民幣。而專碩的學費標準擁有更大的自主定價空間,且市場化程度更高,普遍高於學碩的2-5倍。

曾經,專碩在很多人眼裡是「考不上學碩的替補」,但如今情況完全逆轉了。

專碩學費逐漸走向市場化,而學碩學費則保持普惠性。

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現在相當於一個市場教育產品,不是公共教育事業。這種趨勢在全球範圍內也有所體現。

高校的錢,主要來自於財政撥款和學費。近幾年,研究生在校生年均增長4%以上,財政撥款跟不上,只能靠學費「補窟窿」。

2020年,教育部等五部門在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教育收費管理的意見》中提到,各省應根據辦學成本、經濟發展水平和財力狀況,落實並動態調整高職院校、普通本科院校生均財政撥款標準或生均公用經費標準。

而在《關於加強研究生教育學費標準管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曾明確規定「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學費標準,分別按照每生每學年不超過8000元、10000元確定」,並沒有對專碩學費作出規定。

由於政策上「開綠燈」,所以專碩成「漲價突破口」。

更何況,按市場定價,專碩反而越漲價越受歡迎。

數據顯示,2024年專碩報考人數佔比已超研究生報考總人數的60%!部分高校專碩與學碩招生比例達到3:1!2024年中國共新增83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192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而1924個新增碩士點中專業學位碩士點佔了1566個。

學費暴漲!研究生不讀了?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多所「雙一流」高校陸續宣布了部分專業取消學碩招生的決定。今年六月,清華大學發布2026年碩博研究生推免專業名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建築學院、土木工程系、水利水電工程系、機械工程系、自動化系、軟體學院、化工系等多個院系部分專業停招學術型碩士。

專碩以其「實踐導向」和「就業直通車」的定位,更側重於實踐技能、職業導向和行業資源的投入,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報考人數。

與學碩側重理論研究不同,專碩強調實踐能力培養,搭建實驗室、引入行業導師、開展校企合作項目都需要真金白銀投入。

天價學費能否帶來對等回報呢?其實因人而異,也和專業、院校有關。

對於985院校計算機、人工智慧等工科專碩來說,碩士起薪比本科高30%以上,而金融、會計等經管類專業若能進入頭部企業,起薪優勢也非常明顯。製造業智能化轉型也催生了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現在招個既懂外語又懂國際商務的碩士,起薪就要25萬/年。

所以,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投資行為,就要考慮投資回報率。

但學費這樣的漲法,確實讓很多家庭吃不消,況且除了學費之外還有住宿費,越來越多的高校已經不給碩士生安排宿舍。

對於寒門學子來說,解決的辦法有申請獎學金和助學貸款。

2024年10月,《關於調整高等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國家獎助學金政策的通知》發布,通知中明確,國家獎學金獎勵名額翻倍,碩士生的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名額由3.5萬名增加到7萬名;加大國家助學貸款支持力度,將研究生最高貸款額度從2萬元提高到2.5萬元。

對於經濟壓力較大的學生,還可以考慮\”先考學碩再轉專碩\”的策略。這樣既能享受低學費,又能獲得實踐機會。

總之,專碩不斷擴招和學費漲價是大勢所趨。但教育絕不能功利化,也不應徹底的市場化。

教育是百年大計,短期與長期、效率與公平,永遠都要兼顧。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