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热度断层,张译离观众“审美疲劳”还有多远?
搜狐娱乐专稿(李小狼/文)张译领衔主演的《以法之名》已超点收官。
尽管大结局口碑下滑、“烂尾”上热搜,但从市场角度看,这无疑是一部成功的剧集——平台热度破万,云合正片市占率最高达34.1%,收视峰值超2.5%。
这是一场张译参与其中的成功,却很难看做是张译的成功。在剧集豆瓣短评区,获赞最多的一条评论写道:“译哥,我真的审美疲劳了,接点别的角色吧”。
虽然观众对张译角色、演技同质化的讨论,远未达到此时此刻对雷佳音那般集中,但反复出现的“审美疲劳”是微妙又清晰的预警。
01 变化
两年前的春节,《狂飙》大爆,但“受益”最多的,不是一番男主张译。
这与张译主动缺席宣传有关,也与角色有关。张译饰演的安欣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几乎没有人格缺陷、世俗欲望和精神弱点。
尽管张译用心地给安欣设计了口音,还用很多表演细节赋予角色生活质感,但后天努力难弥补先天不足。正如导演徐纪周在采访中所说:“作为故事核心主人公,代表的是正面形象,必须得塑造一个道德上没有瑕疵的、完美无瑕的人。”
安欣很好,但也离观众很远。这类角色得到的共情注定不如底层出身的高启强。
而安欣,几乎是张译近年银幕形象的集大成——体制内的公职人员,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执拗的好人。
张译早就知道,“好人的创作空间非常狭窄。”
《以法之名》里的洪亮,对张译而言,是一次变化。尽管也是公职人员,但洪亮有一种普通人的真实。
他任职的十一部负责侦办司法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容易得罪同事,吃力不讨好。所以故事开篇,洪亮就打算辞职去北京。
他娶了上司的女儿,称妻子为“领导”,为女儿入学给学校主任送特产,在北京租房子时会考虑一居室还是两居室……颇有窝囊上门女婿之感。即便进入调查万海案的指导小组,洪亮的表现也不算积极,蒋欣饰演的郑雅萍更像主导者。
另一方面,洪亮一直被亲情与正义撕扯。他是司法的维护者,同时也是悲剧的缔造者。
或许可以说,安欣缺失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