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学”具象化:专访《润日》作者舛友雄大
COVID-19疫情期间,中国采取严苛的抗疫政策,让许多人生活受到冲击,纷纷想要移居他国。而英文run与「润」的汉语拼音相同,代表「逃离」、「出走」等意义的网路用语「润」于焉诞生。
在这波润出潮中,日本成为不少中国人移居首选。根据日本入出国在留管理厅统计资料,2021年(令和3年),在日本的中国人数超过71万,而截至2025年(令和7年)6月底,有逾90万名中国人旅居日本。
日本早稻田大学兼任研究员舛友雄大采访这些到日本的中国新移民,写了《润日》这本书,日文版于2025年1月发行,繁体中文版则在同年11月出版。
舛友雄大认为,润日现象会变得愈来愈重要,并好奇当更多中国知识分子、自由派人士在东京聚集,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另外,曾在中国媒体工作的舛友雄大接受《田间》专访,也分享中国、日本的媒体间差异,以及对于媒体该如何报导润日现象的看法。
《润日》作者舛友雄大认为,日本东京房价飙升,不完全是因中国新移民涌入所造成。(舛友雄大提供)
田间(以下简称田):这本书原本想以怎样的模式呈现内容?转换过程中有哪些较困难的地方?
舛友雄大(以下简称舛):我本来就用杂志文章的方式写,然后我先给编辑看第一章,那时编辑说看上去有点像教科书,这个写法不行,所以我大幅改变了写法,就是一个新的挑战。
这位编辑给我可以参考的一本书,然后就去写。他也具体说过,希望我写文章的时候,特别是每个场景一开始的画面,希望我能写得像电影一样有画面感。
田:当时预设希望是哪一些群众要读这本书?编辑又希望是哪些人看?
舛:我觉得编辑的想法是,这本书不是写给专家,而是更面向大众的。我也觉得这个方向比较重要,因为在日本书店看到的那些有关中国的书,都是关于政治的。
我这本书可以当作另一类,不太像其他有关中国的书籍,是比较有意思的书。出版社给我五个封面设计方案,我希望就是不带上红色、黄色那种满刻板印象的东西,所以我特意避免红色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