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对华电动车关税生效:中国反制措施升级贸易争端?
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小鹏汽车生产的新电动车,停在比利时澤布呂赫港,摄于2024年10月24日。
中国积极与欧盟协商最低进口价格等关税替代方案之际,欧盟对中国制电动车加征至高45.3%的关税措施10月30日正式生效。中欧贸易争端是否将进一步升级?
中国商务部星期三(10月30日)发布声明,抨击欧盟对中国制电动车加征关税的决定,称对裁决结果“不认同也不接受”,并称已就此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下提交申诉。“中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中国商务部在声明中表示。
为了平衡中国政府补贴对欧洲市场造成的扭曲影响,欧盟去年开始对华电动车补贴进行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欧盟决定正式加征高至45.3%的关税。
尽管中国积极与欧盟协商最低进口价格等关税替代方案,中国今年已经对欧洲的奶制品、猪肉和白兰地展开反倾销调查,以反制欧盟的关税措施。此外,有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在10月10日的中国商务部会议上,比亚迪、上汽和吉利等汽车制造商被告知应暂停在支持电动车关税的欧盟国家进行重大投资项目,比如建设工厂。
双方对不同产品的调查,引发外界对电动车关税问题是否引发中欧双边贸易战升级的担忧。
法国智库蒙田研究所国际研究主任杜懋之(Mathieu Duchâtel)以文字回复本台采访时表示,“自欧盟发起反补贴调查以来,中国一直以(贸易战可能)升级进行威胁”,目的是为了保持其在欧洲单一市场的渠道畅通,但这显然未能阻止欧洲对中国补贴的共同回应。
不过,美国乔治城大学新兴技术治理学教授麦卡锡(Mark MacCarthy)以文字回复本台采访时表示,这标志着中国与欧盟的协商“正要开始,而不是结束”。他说,欧盟希望买到中国制的电动车,但希望这些车能在欧洲生产,因此祭出关税鼓励...









